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雅怀何地不为春,弭节临川亦载欣。


万事悠悠俱昨梦,一身落落掩前闻。


山焚玉石何难辨,水杂淄渑未易分。

胡飙乱卷星如雨,予归淮南君去楚。


明月浸冷广陵船,绿蘋愁绝潇湘渚。


尺书在袖数雁鸿,美人中夜怨砧杵。

霁天破晓严清霜,宿具赠帛罗豆觞。
旌旗蔽野气轩昂,夹岸更复飞舟航。


金炉细爇百和香,绛笼然蜡影交光。

酒腐于爵肉腐俎,担石之储我何有。


陆居无屋江无船,谁人乞与买山钱。


大梁千里森寒玉,琼茅桂栋营山麓。

门前剥啄遣儿应,客是平生不识僧。


檀施咄嗟贫未可,词场驰逐老犹能。


识凌风月收孤思,乞与云山伴曲肱。

乱山穷处闻鱼鼓,梵宇潭潭不知暑。


当时麻衣此卜居,自启山林著蓝缕。


飞空楼观惊造化,缥缈云间如帝所。

辽人猖蹶败纪纲,鸟兽惊骇自取亡。


归我五季旧土疆,有如宣宗复河湟。


彼酋假息不自量,网开三面犹跳梁。

洞庭之野排千岩,陈子卷帘非爱山。


震泽之流清没底,陈子凭栏不观水。


杰阁横空一事无,终年传习唯父书。

白首苕溪几我乡,青眼弁山如故友。


诛茅晚岁合岩栖,漂梗一生嗟浪走。


往往每来每太息,去去一步一回首。

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


云母扇摇当殿色,珊瑚树碎满盘枝。


斜汀藻动鱼应觉,极浦波生雁未知。

金陵城中五日雪,千里琼瑶遍吴越。


荒斋小阁耿疏灯,竹榻纸窗似明月。


起看窗外青溪滨,玉艳珠霏朵朵新。

士有不可识,亦有不可知。
一官彭泽速,屡考中书迟。


君今苦欲去,去此将安之。

玉衡星正灵龟跃,翠妫之川下清洛。
觜蠵照彩但空闻,岠冉出波讵曾获。


莲叶浮游直到今,蓍丛坐守犹如昨。

君不见斩蛇剑上七星祥,杂厕琉璃五色装。
开函拔鞘悲风起,精彩射人如雪霜。


刘生似是沛公后,腰间三尺芙蓉秀。

昔游汝南与君友,雪中共醉平舆酒。


今日淮南与君别,尊前又遇芜城雪。


回首星霜已七年,当时地主使君贤。

射阳湖上烟树多,浊水奔流江作波。


邗沟西北入淮去,一夜秋风渡漕河。


竹西歌吹何年路,广陵回首瓜洲渡。

狂夫作客游燕都,卜居亦在城南隅。


侯门怀刺不解趋,颇笑阮藉悲穷途。


故人为郎调绝殊,荆玉出璞今方须。

天泉百道下晴潭,淙淙西岭霾烟岚。
跳珠翻雪不知数,独称喷玉千丈岩。


喷玉天泉水,源从山上起。

平生久矣服时名,况复亲闻玉唾声。


便拟近师黄太史,不须远慕白先生。


巨编固已汗牛积,长句尤能倚马成。

有弟辞我去,明日隔风烟。


茭青岭头云,忆别二十年。


上有古峰峦,下有深涧川。

白巾对红艳,哀乐自不同。


缅彼古之人,拔去礼法中。


亲丧至呕血,悲涕固无从。

几重墨守岂难攻,叹息儒珍亦易穷。


轇轕八纮骚远迩,凄凉一代赋幽通。


喜君再戴长安日,顾我频惊沙朔风。

人人垂首相公前,独子低眉古简编。


江上新吟何慷慨,世间旧恨细穷研。


故知小子能封国,亦信长人解说天。

妙句之来墨妙同,信知吾道未全穷。


岂容短棹千年恨,不贮长江五月风。


眷恋孔鸾嗟叹外,磨研胶漆笑歌中。

江家宅在多文史,兄弟论文讵我遗。


长逝不来荒马鬣,后生亦老倦车帷。


契成自卖宁无恨,诗到相嘲雅见知。

流落归来少故人,婆娑白发强容身。


雷霆能断王敦首,宇宙犹多庾亮尘。


以国与盟非所志,在边不战岂其仁。

嘉陵江声不到耳,嘉州清音得之子。


豪英磅礴狎鸥鹭,金钱弃掷等泥滓。


青楼不使白发生,万恨都归一杯里。

信美江山非我家,兴亡忍问后庭花。


明时不见来求女,俭德唯闻罢贡茶。


鹢首千重能破浪,马蹄万里正便沙。

春风伴我到僧家,叹息无名供佛花。


刘子枕糟非枕酒,陆生论水不论茶。


少多何必求玄鹄,一二唯当较白沙。

沉沉方文与蓬莱,桃李闻从海上开。


愁外烟波徒缥缈,梦中乡俗独徘徊。


不同下俚暂时醉,自约高真定命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