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草堂经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画不如。


畴昔人怜翁失马,只今自喜我知鱼。


苦无突兀千间庇,岂负辛勤一束书。

前日看梅风吹倒,昨日看梅雨沾帽。


近梅一日或再来,远梅隔年才一到。


夜来为梅愁雨声,挑灯起坐至天明。

一别姑苏江上台,绿波碧草恨悠哉。


忽然两袖珠玑满,割取三吴风月来。

南海人从东海归,新诗到日恰梅时。


撚梅细比新诗看,未必梅花瘦似诗。

金沙道是殿群芳,不道荼

梅不嫌疏杏要繁,主人何忍折令残。


也知雨意将无恶,为勒芳菲故故寒。

白白红红一树春,晴光炫眼看难真。


无端昨夜萧萧雨,细锦全机卸作茵。

春到寒汀百草生,马蹄香动楚江声。


不甘强借三峰面,且为灵均作杜蘅。

昔诵离骚夜扣舷,江湖满地水浮天。


只今拥鼻寒窗底,烂却沙头月一船。

翰林供奉白头时,洗墨归寻古剑池。


近得王家湖水帖,遥传谢氏敬亭诗。


扇头云树摇山翠,障子烟花动海漪。

残年宜去亦宜休,出处输渠第一流。


华表归三千岁鹤,具区有四十蹄牛。


吟薰风殿曾微讽,祖夕阳亭尚隐忧。

理窟骚坛两罢休,倒持麈柄让名流。


向来袒裼欲暴虎,老去短衣聊饮牛。


敛退始知颜巷乐,迂疏空抱杞天忧。

几度书来说乞身,果然跳出软红尘。


推黄粱枕了无梦,对紫薇花他有人。


杜老诗犹怀主相,瞿昙法贵等冤亲。

举子穷通占得失,词臣进退系污隆。


拾青伊辈俱腾上,饮墨夫谁不热中。


有太学生笑韩子,为西昆者谤欧公。

天寿斯文嘿护持,区区二竖莫儿嬉。


炊糜足以留佳客,啖面贤于聘上医。


渴见紫芝常入梦,共游黄檗屡愆期。

秋来日日候双凫,霍地光阴迫岁除。


古有客过雄寂寞,今无人问白何如。


苏先自说饥餐面,蒙叟曾嗤舐得车。

牛屋方将同扣角,渔矶亦拟共披蓑。


即今耆旧多凋谢,从古文章要琢磨。


一老少曾闻正始,六人五已相元和。

春申林际望漫漫,曩日诗盟未渠寒。


心事流萤光自照,才华残蜡泪将干。


忻闻利病摭千古,会见招邀并二难。

子去寻名胜,何惭著布衣。


出门知所乡,在旅亦如归。


道谊无穷达,文章有是非。

忆作南州客,归来东海滨。


尚怀忧世志,忍说在家贫。


老作山林计,梦随车马尘。

闻说营新第,无从贺落成。


门庭山水色,楼阁管弦声。


海内二三杰,胸中十万兵。

身退谋家易,时危致主难。

才能今管乐,人物旧张韩。

吾国日以小,边疆风正寒。

绣斧离章贡,旋闻帅寿沙。


先生方易节,客子已还家。


别后仙凡隔,归来道路赊。

楚梅娇小。
好是霜天晓。
宿酒恼人香暗绕。

南渡年来两鬓霜,牡丹芍药但他乡。


即从江水浮淮水,便上维扬向洛阳。

不令老眼看鞓红,岂是青春不负公。


尚有扬州风物在,亦防此段并成空。

茶山老子竟成痴,漫说寻芳去不迟。


浪蕊飘残犹自可,名花落尽不曾知。

江湖迥不见飞禽,陆子殷勤有使临。


问我家居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官军渡口战复战,贼垒淮壖深又深。

问讯西南戍,提封莫远开。


休传通蜀道,端可弃轮台。


拟上平戎策,惭无属国才。

信来频慰别离魂,苦问官情却懒言。


多睡正随蝴蝶梦,相怜空愧鹡鸰原。


幸无俗客于书户,遥想青山对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