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


流芳不待龟巢叶,扫白聊烦鹤踏枝。


醉里便成攲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

威声又数中兴年,二虏行当一矢联。


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


追锋归去雄三卫,授钺重来定十连。

老李威名八十年,壁间精悍见遗颜。


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


但遣诗人歌《杕杜》,不妨侍女唱《阳关》。

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城头日欲斜。


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城里都无一寸闲,城头野水四汗漫。


与君但对湖光饮,久病偏须酒令宽。


何氏沟塍布棋局,李君智略走珠盘。

赵北燕南古战场,何年千里作方塘。


烟波坐觉胡尘远,皮币遥知国计长。


胜处旧闻荷覆水,此行犹及蟹经霜。

前林尚含冻,南国使君行。


逆水春风峭,孤舟桂席轻。


踏歌闻旧俗,信鬼有颓氓。

聚散非一端,贤逸难两遂。


拥节北临边,安得久交臂。


此行讵不远,印瑞三且二。

云压孤城势渐低,昏昏台榭雪霏霏。


人游兔苑何妨醉,使适龙沙未得归。


夜馆月明交素影,晓涂霜重借严威。

秋声浩荡动晴云,感慨悲歌气尚存。


洒落规模馀显德,承平文物记金源。


生存华屋今焦土,忠孝遗风自一门。

恳恻欣相见,殷勤复送归。


月寒南粤地,风入富春衣。


千嶂窥人寂,双瞳似尔稀。

搴帷百里颂贤明,锁钥雄关德泽馨。


纶綍恩光三殿下,梅花闲梦十年清。


青门望在朝端重,白社论心世虑轻。

居心本纯和,所用唯天真。


福德天自与,其权不在人。


风雨有时晦,星月无比伦。

作赋文心好,言诗雅道高。


既能惊世眼,尤见恋僧袍。


雁语占星斗,鼍行郁海涛。

马头不是病风埃,相别相望眼不开。


只有瓦桥书可附,何缘不寄一声来。

沙陀行尽见南山,过却中京更少寒。


欲寄梅花无处觅,只将书去报平安。

应是南湖冰已开,云中想见小蓬莱。


东君且莫催花发,留待朱颜使者来。

马头今日过中都,到得雄州更有书。


道路莫嗔音问少,天寒沙漠雁全疏。

南过新城道,田畴迥不同。


长沟如浙右,下壤似淮东。


塘泺依依住,桥梁处处通。

几度梅花对法曹,岭头春雪唱逾高。


朗陵聚后星为福,肺石清来目屡蒿。


侍从频年虚召对,平反今日正书劳。

骥足新开道路初,龙文旧识斗牛墟。


行边览胜多佳句,在处探奇有异书。


庾岭乡心梅已实,秦淮归棹柳方舒。

当关剧郡是南雄,太守心将静者同。
黄绶上头纡相度,朱幡前面引宗风。
楼吞烟雨层阴积,岭吐梅花五处通。
宦园蝉蜕正芳年,曲巷方斋只自怜。
白日静移编竹坞,秋风长送钓鱼船。
山间鹤梦随春梦,海上狼烟拂曙烟。
三关相直断华戎,燕蓟山川一望中。
斥堠人间风马逸,朝廷恩广使轺通。
岁颁金絮非无策,利尽耕桑岂有穷。
北压三关气象雄,主人仍是紫髯翁。
樽前乐按摩诃曲,塞外威生广莫风。
龙向城头吟画角,雁从天末避雕弓。
谁将粉水扫天衢,万里全开晦景图。
百尺冻云飞未起,一筝寒雁远相呼。
由来封略非三代,大抵渔樵似五湖。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经时疲马足,此日喜登舟。
溪涨洪涛驶,天晴宿瘴收。
缓歌听款乃,短棹任夷犹。
沃州不费买山钱,创舍山阴慕昔贤。
峰影静宜新雨后,涧声寒爱暝钟边。
闲情独卷西窗幔,春兴谁寻二月天。
家家桑枣尽成林,场圃充盈院落深。
九十馀年事耕凿,不知金革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