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翊戴三朝冕有蝉,归荣今作地行仙。


且开京阙萧何第,未放江湖范蠡船。


老景已邻周吕尚,庆门方似汉韦贤。

李唐失纪相非夫,竟遣忠良与祸俱。


抗虏一身皆是胆,留名千古不因书。


极知老境桑榆近,争忍清朝社稷孤。

颜家世宝鲁公印,我初见之光夺矑。


倚天柱地赤文两,铜八分广径亦如。


何论仓籀孰秦汉,招摇输金造化炉。

挺赟惠学该儒释,袖有颜徐真草迹。


一斋三请纪行诗,诮我垂鞭弄鸣镝。


寺悬金榜半山隅,石路荒凉松树枯。

颜公忠血化为碧,颜公奇笔留在石。


十存三四复不完,完者椎模少棱壁。


许昌断碣称最佳,已经田火侵钩画。

世乱朝危节少全,鲁公大义薄云天。


悯忠亲以舌舐血,骂贼尸犹爪透拳。


曾饵仙丹元不死,求容鬼质岂其然。

密勿千龄旦,生平三命恭。


承家男得凤,择婿女乘龙。


酂邑穷遗产,邢山卜素封。

忧国神无爱,呼医体寖臞。


人忧一台坼,帝遣两驺扶。


临视回襄御,遗言入舜谟。

震邸陪翔凤,天坛侍祭牲。


参谋大丞相,别对小延英。


上栋方隆国,颓山遽奠楹。

拂世谟谋盛,端朝载采熙。


上前推汲直,天下咏曹随。


密启多焚草,加餐餍嗜葵。

沧浪子后玄真子,冥冥钓隐江之汜。
刳木新成舴艋舟,诸侯落舟自兹始。


得道身不系,无机舟亦闲。

维舟若许暂从容,送过重江不厌重。


霜简别来今始见,雪山归去又难逢。

平生高目看儿童,晚喜低头拜鲁公。


政恐父师千载后,未输丞相百年中。


投诸魑魅知何事,碎得狻猊有底功。

鲁公虹气胸中蟠,发为心画妙笔端。


严如礼乐陈太庙,肃若朝会罗千官。


想见诮杞叱希烈,不忧米罄无晨餐。

鲁公之忠旷世无,吾爱斯人何必书。


九原寥寥不可诘,笔法仿佛精神馀。


况公于艺自天纵,一字宜用千金摹。

五行与万类,有象皆在天。


如何彼杉树,反更侔星躔。


予思古昔意,欲媚兹山巅。

仙翁犹在时,坛上何设施。


仙翁一去后,梦草空离离。


下士固大笑,言者多不知。

山西十数里,乃是丹霞洞。


直上穷云霓,中宽入罂瓮。


红尘生不识,明月手可捧。

虎跑本何为,彼将对以臆。


有如大丈夫,卓尔抱刚直。


盗泉既不饮,谮人亦不食。

碧莲何岁开,我时不得见。


于今到池上,只有红莲绽。


红莲非丑恶,物以多为贱。

幽居久不乐,心死如湿灰。


闻言山有池,仙客曾流杯。


披衫向西坐,欲望无崇台。

秦法虽甚苛,秦吏若犹拙。


山林不数里,俾尔逃得脱。


予观后世事,政役火烈烈。

前有县大夫,取此石为器。


嚣然夸谓予,材与工俱美。


如何尔乡人,器用曾莫备。

丹灶久已毁,井泉空独存。


此地非常地,今人非昔人。


我愿刀圭药,轻举朝明宸。

他人工字书,美好若妇女。


猗嗟颜太师,赳赳丈夫武。


麻姑有遗碑,岁月亦已古。

韩画颜书世绝珠,铃斋时足奉驩虞。


跋题应命诚羞涩,不是跳龙卧虎徒。

芙蓉池上会群公,满意华筵笑语中。


虹影连蜷山外雨,荷香澹荡晚来风。


歌催银甲筝逾急,凉入金樽露易空。

南公工说谶,故老笔通灵。


本自符千运,宜然享百龄。


嵩高雄作镇,河润溢为荥。

云台存画像,毕陌想遗风。


文彩阶符在,仪型岳镇空。


考终方备福,言念始为忠。

扶阳诗礼乐,丞相始安车。


世祚公之鲁,门风行在书。


三朝推帝赍,九叙见民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