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人生几许,叹经年契阔、不殊梁燕。
西子湖头判袂后,携手又来隋苑。
苏小车尘,钱王潮水。
居恒夸我,道黄山胜处,峰峰奇绝。
十载仳离辞故隐,磨尽鞋芒冠铁。
却向尘中,凝思霞外,颐朵西施舌。
黄山山顶三十六芙蓉,芙蓉削出波溶溶。
但见白波渺弥岩窦起,不闻窾坎镗鞳鸣洪钟。
匹练轻舒散复聚,瞬息回头失林坞。
插江山势耸岧峣,被酒登临意廓寥。
云外双螺京口影,风中万马海门潮。
重重壁垒新天险,草草廛闾小市嚣。
屈指还京十日程,每逢歇处问村名。
春沙脉脉溪初涨,夜雨垂垂晓又晴。
山下有人传虎出,店中炊饭见牛鸣。
百年登眺问谁宜,涧转林回石磴危。
潮落空江秋笛起,云生虚室夜钟迟。
庙门雨黑愁山鬼,阶草霜黄集野麋。
轩辕轻举同浮丘,黄山到今仙境留。
攒峰排云三十六,势压地轴雄南州。
玄乡倒景接虚旷,太空清气凭萧飕。
屹立四千仞,缘回八百盘。
藤萝孤寺合,苔藓一碑残。
风急龙髯断,云深鹤睡寒。
退之出牧向湖州,霁色衡山碧欲流。
鲁直宜州迁谪去,岳云九夏满空浮。
美哉湘水独清深,洗濯迁人执热襟。
闻道篮舆病益贫,葵心日暮更忘身。
凤栖未献空完璞,骥伏长鸣枉绝尘。
门下不须识子产,车中还可坐孙膑。
积雪满松岗,兹行为悼亡。
本非求吉地,只欲近禅坊。
外物心如水,流年鬓已霜。
黄山别去恨绵绵,华表重寻第几巅。
马迹苔肥连碧汉,龙潭水暖涨灵泉。
断无花逐桃溪外,别有春留药圃边。
岁晏抱琴入室处,榾柮烧残听风雨。
有客五弦弹太古,扫空恩怨不儿女。
污樽抔饮击土鼓,如与羲轩相对语。
金蓉绿水插层层,岚气浮浮直上蒸。
丹灶几千年尚火,泉崖五六月犹冰。
鹿衔烟草陪仙友,鹤睡云松伴定僧。
笑拟愚公恨力绵,无穷眼力到危巅。
天黏青嶂蒸岚雾,池涌丹砂费酒泉。
高下瀑声多是雨,去来云气半非烟。
匡庐三叠飞千尺,泰岱初阳旋火轮。
未若黄山天削就,群峰一一展奇珍。
天都壁立冰川擦,探海松疑扪北辰。
君将隐矣,指浮邱、绝顶仙坛幽绝。
席帽荷衣归去也,门外骊驹衔铁。
谈笑封侯,纵横游说,贱彼仪秦舌。
风息舟人解缆忙,推篷临水影低昂。
四更已抵黄山麓,两桨斜穿绿树傍。
孤墅远闻难报晓,平沙惊起雁成行。
翠微招隐处,记携酒,访山灵。
正听雨樽前,餐霞物外,渐隔红尘。
同珍。
怪异幽深莫可穷。
何年于此策孤筇。
缘梯直蹑莲花顶,扪壁还登信始峰。
白岳移文,黄山招隐,问君何不归哉。
便石床丹灶,尽冷落苍苔。
忆昔日、轩辕铸鼎,容成采药,剩有高台。
轩辕施手开鸿蒙,削起六六青芙蓉。
奇秀半缘松与石,裂石诡出成古松。
千株万株不藉土,人代渺历超秦封。
云黄绝顶冠峰峦,七佛当时行道坛。
天敛积阴千里霁,故令登赏得盘桓。
风生汐恶舟难去,独上危楼立暮云。
数片斜阳随处没,一声清磬隔江闻。
庙灵古木悬新纸,碑老苍苔补断文。
三十六峰凝翠霭,数千馀仞锁岚烟。
轩皇去后无消息,白鹿青牛何处眠。
鹿门未老,蹉跎双鬓,归寻旧里。
探囊中,酒瓢存,足了一生惟醉。
蜗角浮名如戏耳。
随意此徐步,乡居一味闲。
树回青嶂合,村尽碧溪湾。
流水自成瀑,夕阳犹在山。
黄山山下练溪肥,水荐溪毛陆荐薇。
白鱼供馔酒初熟,画舫移来人乍归。
治家只是春蚤起,结屋更爱山重围。
好山似高人,招呼不可致。
如何六六峰,蟠屈画图里。
自言束书巢浮丘,瘦藤老树猿啾啾。
我游黄山当严冬,雪消日暖无天风。
欲求昔人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
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