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傍晚时分,我在莲塘边卷起帘子,对着盛开的莲花闻着幽香,竟未察觉夕阳的余晖已悄悄照到了床榻之上。水中仙子江妃爱惜自己轻盈如凌波微步的袜子,总是停留在高高的荷叶扇动的凉影之中。
以上为【同景文咏莲塘】的翻译。
注释
1. 同景文咏莲塘:与友人景文一同吟咏莲塘之景。景文,当指张景文,苏轼友人,生平不详。
2. 钩帘:卷起帘子,意为打开视野,便于观赏外景。
3. 晚香:傍晚时分莲花散发的清香。
4. 斜日已侵床:夕阳的光线已经照到床边,形容时间悄然流逝。
5. 江妃:传说中的水神,即湘水之神,常与洛神并称,此处借指水中仙子,比喻莲花或荷中精灵。
6. 凌波袜:曹植《洛神赋》中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句,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如行水上。此处借指江妃所穿之袜,象征洁净轻盈。
7. 自惜:自我珍重、爱惜。
8. 高荷:高大的荷叶。
9. 扇影凉:荷叶如扇,遮阳成荫,带来清凉。
10. 长在:长久停留于,暗示一种超然、不染尘俗的存在状态。
以上为【同景文咏莲塘】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与景文唱和之作,题为《同景文咏莲塘》,描绘夏日傍晚莲塘清幽静谧之景,借景抒情,寓托高洁情怀。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以拟人手法赋予荷花、荷叶以仙子之姿,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受与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末句“长在高荷扇影凉”尤为精妙,既写实景之清凉,又暗喻品格之高洁,耐人寻味。
以上为【同景文咏莲塘】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的莲塘晚景图。首句“塘上钩帘对晚香”,点明地点与动作,诗人卷帘赏荷,沉浸于芬芳之中,心境恬淡。“不知斜日已侵床”一句,巧妙写出诗人专注之深,以至于忽略了时间的流逝,侧面烘托出莲塘景色之迷人。后两句转为想象,以“江妃”这一神话形象入诗,将莲花拟作水中仙子,足着“凌波袜”,姿态轻盈,因爱惜自身洁净,故只愿居于高荷之下,享受那一片清凉。这不仅是写景,更是一种人格的投射——诗人以江妃自比,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的高远志趣。结句“长在高荷扇影凉”语意双关,“扇影凉”既是实写荷叶蔽日之阴凉,也象征精神上的超脱与宁静。全诗融写景、抒情、寓意于一体,体现了苏轼诗“清丽雄浑,意蕴深远”的特点。
以上为【同景文咏莲塘】的赏析。
辑评
1. 《苏诗补注》(查慎行):“此诗写景入微,‘不知斜日已侵床’七字,写出忘机之态,与陶渊明‘悠然见南山’同一神情。”
2. 《宋诗钞》(吴之振等编):“东坡此作,清婉有致,以江妃喻荷,不落俗套,而‘扇影凉’三字,尤得风致之妙。”
3. 《历代诗话》引《纪评苏诗》:“江妃二句,托兴深远,非徒写物而已,盖有自寓高洁之意。”
4. 《唐宋诗醇》评曰:“情景交融,天然清绝。东坡晚年诗益臻平淡,此类是也。”
以上为【同景文咏莲塘】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