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běn cǎo gāng mù cài bù mó gū xùn。
本草纲目 · 菜部 · 蘑菰蕈。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ròu xùn qì wèi gān hán wú dú。
释名 肉蕈 气味 甘、寒、无毒。
zhǔ zhì yì cháng wèi,
主治 益肠胃,
huà tán lǐ qì。
化痰理气。
以上为本草纲目·菜部·蘑菰蕈的拼音版。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陵蠡、土蜗、托胎虫、鼻涕虫、蜒蚰螺。气味咸、寒、无毒。主治蜈蚣咬伤。
气味实:甘、酸、平、无毒。叶:苦、平、无毒。主治实: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
释名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气味(根)苦、平、无毒。主治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
释名亦名虎须草、碧玉草。气味(茎、根)甘、寒、无毒。主治伤口流血。
释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气味(根)苦、平、无毒。主治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
释名白沙糖(即白糖)。气味甘、寒、冷利、无毒。主治润心肺燥热,治咳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释名蜀酸枣、肉枣、鸡足、鼠矢。气味酸、平、无毒。主治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释名八担杏、忽鹿麻。气味甘、平、温、无毒。主治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
唐寅 · 明代 · 诗
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
黄庭坚 · 宋代 · 诗
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
王世贞 · 明代 · 诗
野夫痴坐独何事,屈指俄成三十三。盘欲颂椒惊蓟北,户当添梗忆江南。流年渐旧真难挽,万事更新未拟谙。
张栻 · 宋代 · 诗
乌云夭矫风作恶,雷奔电掣雨悬河。须臾天宇复清霁,突兀西山紫翠多。
胡应麟 · 明代 · 诗
黄河南下半飞沙,一别旗亭鬓已华。玄阁千秋扬氏草,青门五色邵侯瓜。频年罢击霜天筑,几度空浮雪夜槎。
钟芳 · 明代 · 诗
到地垂杨扫碧苔,蓬丘移在聚春台。百花烂熳春开遍,更有长春不断开。
宋褧 · 元代 · 诗
枝峰蔓壑灿烟霞,自古神仙就作家。天井穴深留石髓,贝多树老放瑶华。山人索价遗踪杳,王子吹笙去路赊。
孙蕡 · 明代 · 诗
过眼年光总是愁,嫌春春去泪还流。荷香柳景凄凉夏,月色虫声冷淡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