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大蓼、墨记草。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杀肠中寄生虫。
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mǎ liǎo。
本草纲目 · 草部 · 马蓼。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dà liǎo mò jì cǎo。
释名 大蓼、墨记草。
qì wèi jīng yè xīn wēn wú dú。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zhǔ zhì shā cháng zhōng jì shēng chóng。
主治 杀肠中寄生虫。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马蓼】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牛皮胶、水胶、海犀膏。
甘、平、无毒。
肺痿吐血。
杉、沙木。
杉材:辛、微温、无毒。
脚气肿满。
土萆解、刺猪苓、山猪粪、草禹余粮、仙遗粮、冷饭团、硬饭、山地栗。
(根)甘、淡、平、无毒。
梅毒。
亦名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须、苦心。
(根)苦、微寒、无毒。
肺热咳嗽。
青琅玕,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此蜀郡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琅玕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
辛,平,无毒。
风母。
甘,平,无毒。
肉:酒浸服,愈风疾。
竹膏。
甘、寒、无毒。
小儿惊风发热。
骆驼。
驼脂:甘、温、无毒。
黄:苦、平、微毒。
苏轼 · 宋代 · 诗
古观正依林麓断,居民来就水泉甘。
乱溪赴渭争趋北,飞鸟迎山不复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蚕。
白居易 · 唐代 · 诗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刘禹锡 · 唐代 · 诗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赵佶 · 宋代 · 诗
宝烟遥洞悉乔松,团墨新翻制作功。
预遣丹青摹巧样,百花云影更盘龙。
张耒 · 宋代 · 诗
一叶横江凌浩渺,李君见我迎门笑。
鹅黄初熟醅旋压,书室焚香地新扫。
淋漓歌笑不知夜,竹榻枕藉眠诸少。
高启 · 明代 · 诗
渡子未回舟,立傍沙头树。
天寒雪欲来,莫滞人归去。
王世贞 · 明代 · 诗
左櫜明月绣蝥弧,右箙连星银仆姑。
别赐戟门丞相里,新从缇骑执金吾。
山西将帅古来有,越公儿郎天下无。
史浩 · 宋代 · 诗
太宰岩岩正拱宸,笑看双凤度东津。冰清爱弟为佳婿,玉立难兄处上宾。火毓鹊炉香蔼蔼,月穿梅影酒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