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舞裙歌扇转瞬成空,唯有青山在云雾缥缈中依旧苍翠。
若要与当年吴王一同斗百草为乐,我这太守也不敢轻易借用那惊鸿般的美人。
以上为【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来和诗,是古代文人唱和的一种方式。
2. 王忠玉:北宋人,生平不详,应为苏轼同时代友人,曾作《游虎丘绝句三首》。
3. 虎丘:位于今江苏苏州,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闾墓所在地,历代为游览胜地。
4. 舞衫歌扇:指歌舞伎人的服饰与道具,象征昔日繁华娱乐场景。
5. 转头空:转眼之间化为乌有,形容世事无常。
6. 杳霭:深远幽暗的样子,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7. 吴王:指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夫差,曾建馆娃宫,纳西施,纵情声色。
8. 斗百草:古代一种以花草比拼的游戏,多见于宫廷或贵族女子间,亦为春日游乐活动。
9. 使君: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处为苏轼自称(时任杭州通判)。
10. 惊鸿:形容体态轻盈、容貌绝美的女子,典出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此处暗指西施一类美人。
以上为【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次韵王忠玉游虎丘所作的三首绝句之一,借游览古迹抒发人生无常、荣华易逝之感。前两句以“舞衫歌扇”象征昔日繁华歌舞,如今已随岁月消散,唯剩自然山水长存,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后两句巧用吴王夫差与西施的典故,以“斗百草”这一宫廷游乐活动暗指往昔奢靡生活,并以“使君未敢借惊鸿”自谦而含蓄地表达对美色与权势游戏的疏离态度,体现诗人超脱尘俗、敬畏自然的情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融历史、自然与哲思于一体。
以上为【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虽短,却意蕴丰厚。首句“舞衫歌扇转头空”直写人事代谢,昔日虎丘之上或许也曾有过丝竹管弦、舞影翩跹,但一切终归虚幻,唯有“青山杳霭”永恒静立,形成强烈对比,凸显自然之恒久与人世之短暂。第二句以景结情,将情感寄托于苍茫山色之中,余味悠长。后两句转入议论与想象,借用吴王夫差与西施的典故,既切合虎丘作为吴地古迹的历史背景,又通过“斗百草”这一细节展现昔日宫廷之乐。然而诗人却说“未敢借惊鸿”,表面是自谦不敢效仿古人享乐,实则透露出对沉溺声色的警觉与克制,体现出士大夫应有的操守与理性。整首诗在怀古中寓哲理,语言含蓄而富有张力,充分展现了苏轼融通古今、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
以上为【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的赏析。
辑评
1. 《纪评苏诗》卷十七:“此诗借古讽今,语带风霜,而辞气婉约,得风人之旨。”
2. 清·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引查慎行评:“‘转头空’三字,道尽兴亡之感;‘未敢借惊鸿’,谦而有戒,使君之志可见矣。”
3. 《宋诗钞·东坡集》评:“忠玉原唱不传,而子瞻和作独存,其气象高远,足压群英。”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苏诗善用翻案法,此云‘未敢借惊鸿’,正是不肯随俗耽乐之意,语似退让,实含刚正。”
以上为【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