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想要拽住北斗星的勺柄,让苍龙星宿永远固定不移。
春风日夜吹拂草木,只愿万物荣盛永不凋零。
我想要斩断太阳运行的轨道,让金乌当空明月永显光辉。
不仅令四海常明如昼,更使人间再无衰老之悲。
如山堆积的酒曲高耸巍峨,大江酿成葡萄美酒满瓮。
颓然醉饮三千杯,试问白发因何而生?
以上为【将进酒】的翻译。
注释
北斗杓:北斗七星中构成勺柄的三颗星(玉衡、开阳、摇光),古人认为其转动指示季节。
苍龙: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的龙形星象,此处代指天象秩序。
阳乌:神话中太阳里的三足金乌,代指太阳。
月杲杲:明月明亮貌,《诗经·卫风·伯兮》有“杲杲出日”。
曲:酒曲,酿酒用的发酵剂。
蒲萄醅:葡萄酒,唐代已盛行,喻美酒。
以上为【将进酒】的注释。
评析
宇宙意识与生命焦虑:以星际为尺度抒写人之渺小,却以“刬断日行道”的逆天姿态凸显主体精神,体现宋代士人的哲学追问。
双线结构:前八句写“天问”(控时序、抗衰老),后四句写“人世”(借酒消愁),天地与人间交织成生命悲歌。
化用与创新:虽仿李白《将进酒》的豪饮主题,但“挽北斗”“断日行”等意象更具宋诗理趣,尾句的冷静诘问亦区别于唐人的纯然奔放。
以上为【将进酒】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奇崛的想象开篇,连续两个“我欲”排宕而出,表达诗人欲掌控时空、永驻青春的宏愿:挽北斗、断日行,实为对人生短暂的激烈反抗。后四句转而以豪饮消愁,“如山积曲”“大江酿醅”极写酒势之浩大,最终在“颓然一醉三千杯”的狂放中逼出“借问白发何从来”的诘问,将壮志难酬与岁月无情的矛盾倾泻于酒。全诗融合天文意象与醉语狂言,在李白式的浪漫中注入陆游特有的悲怆,堪称宋人《将进酒》中的翘楚。
以上为【将进酒】的赏析。
辑评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放翁此作,奇崛近谪仙,而‘白发何从来’一问,沉痛过之。”
近代·钱钟书《谈艺录》:
“陆游‘刬日行道’之想,与李白‘揽六龙’同源,然放翁更见理性挣扎:知不可为而愤然为之。”
现代·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宋代豪放诗至陆游而再造高峰,此诗以醉语写醒志,宇宙宏愿与生命微叹相激荡。”
此诗约作于陆游中年时期(1180年前后),时诗人因主张抗金遭贬斥,闲居山阴。诗中“白发何从来”之叹,既因个人年华老去,亦暗喻国事衰微、壮志难伸的双重悲慨。
以上为【将进酒】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