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愿尽情沉醉,金制的荷叶杯一定要斟满美酒。唯恐每年此时,宫廷催促归去,禁苑宫门将闭,只能等待来年黄柑宴时再相聚。
以上为【失调名 · 上元词】的翻译。
注释
1. 失调名:词牌名不详,指原词调已佚,仅存词句。
2. 上元词:作于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的词作,多写灯节盛况与宴饮之乐。
3. 拚(pàn)沉醉:甘愿、决心沉醉于酒中,表示尽情享乐。
4. 金荷:形似荷花的金制酒杯,亦称“金莲杯”,为古代贵重酒器。
5. 须满:必须斟满,强调饮酒之豪兴。
6. 年年此际:指每年的上元节之时。
7. 催归禁籞(yù):被催促返回皇宫禁地。“禁籞”原指皇家园林,此处代指宫廷。
8. 黄柑宴:以黄柑(橙类水果)设宴,宋代宫廷有岁末或新春赐黄柑的习俗,象征吉祥与君臣同乐。
以上为【失调名 · 上元词】的注释。
评析
此词虽题为《失调名·上元词》,实为残篇,仅存三句,然情感浓郁,意境深远。苏轼以“拚沉醉”表达对节日欢愉的极致追求,而“金荷须满”则凸显豪饮之态与对良辰的珍视。后两句笔锋一转,流露出对宫廷规制束缚的无奈与对自由欢聚的向往。“催归禁籞”暗含仕途拘束之苦,“待黄柑宴”则寄托来日重逢之盼。全篇在短暂字句中融合了欢宴、离愁与期待,情感层次丰富,体现了苏轼旷达中见深婉的艺术风格。
以上为【失调名 · 上元词】的评析。
赏析
此词虽残,却如断璧残简,自有其神韵。开篇“拚沉醉、金荷须满”气势豪迈,一个“拚”字道出不惜一切沉醉今宵的决心,“金荷”之华美更衬托出宴会之盛。然而“怕年年此际,催归禁籞”陡然转折,透露出词人对宫廷生活规律性束缚的厌倦与无奈。一年一度的上元佳节,本应纵情欢乐,却因宫规森严而不得不匆匆结束,令人扼腕。结尾“待黄柑宴”寄寓希望,既是对来年节庆的期盼,也隐含对君臣和谐、共乐升平的理想。全词以酒起,以盼结,由放达转入怅惘,又于怅惘中燃起希望,情感跌宕,极具张力。苏轼善以简驭繁,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仕宦生涯中欢愉与拘束并存的复杂心境。
以上为【失调名 · 上元词】的赏析。
辑评
1. 《全宋词》录此词为残句,题为《失调名·上元词》,未载完整词调,注明出自苏轼词集残篇。
2. 清代《历代诗余》引《东坡词拾遗》载:“上元夜作,仅存三句,语意完足,可见公之才气贯虹。”
3. 近人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按:“此词虽残,而情绪饱满,‘催归禁籞’一句,足见东坡于恩宠之中,不忘自省与感慨。”
4. 《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3年)云:“‘金荷须满’极言豪饮之态,‘待黄柑宴’则含蓄表达对来年君臣同乐之期许,残篇而意蕴无穷。”
以上为【失调名 · 上元词】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