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麋鹿性,谅非伏辕姿。
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奇。
齐驱大道中,并带銮镳驰。
闻声自决骤,那复受絷维。
谓君朝发燕,秣楚日未攲。
云何中道止,连蹇驴骡随。
金鞍冒翠锦,玉勒垂青丝。
旁观信美矣,自揣良厌之。
均为人所劳,何必陋盐辎。
君看立仗马,不敢鸣且窥。
调习困鞭棰,仅存骨与皮。
人生各有志,此论我久持。
他人闻定笑,聊与吾子期。
空斋卧积雨,病骨烦撑支。
今朝枉诗句,粲如凤来仪。
上山绝梯磴,堕海迷津涯。
怜我枯槁质,借润生华滋。
肯效世俗人,洗刮求瘢痍。
贤明日登用,《清庙》歌缉熙。
胡不学长卿,预作《封禅词》。
翻译
我本性如麋鹿般自由散漫,确实不是那甘于驾辕拉车的马匹。你却像一匹汗血宝马,还在幼驹时便已显露出非凡奇姿。我们曾并驾齐驱在大道之上,马具上铃铛齐响,一同奔驰。听到号令便奋蹄疾驰,哪里还受缰绳束缚?我以为你早晨从燕地出发,一路南行到楚地,太阳还未偏西便可抵达。怎料中途竟停步不前,反与迟缓的驴骡为伍。金鞍覆盖着锦绣,玉勒垂着青丝,旁人看来确实华美无比,但我内心深知,这样的生活实在令人厌弃。同样是为人所役,何必鄙视那些拉盐车的驽马呢?你看那宫廷仪仗中的马,连嘶鸣都不敢,只能偷偷张望。长期调教被鞭打折磨,只剩皮包骨头。人生各有志向,这个道理我早已坚信不疑。别人听了或许会笑,但我只愿与你共守此志。空寂的书斋中久雨潮湿,病弱的身躯靠拐杖支撑。秋草爬上了墙头,霜叶在台阶上沙沙作响。门前自然没有访客,我也敢学扬雄那样挂起拒客的门帘。听闻小吏报告你到来的消息,我在江边停下脚步相迎。与高士对坐清谈,渐渐忘却了自己身为俗吏的卑微。今日你赠我诗句,辞采灿烂如同凤凰飞来,仪态万方。你的诗思高绝如登无梯之山,又似堕入茫茫大海,难寻归路。你却怜惜我这枯槁之人,以诗文润泽我,使我重焕生机。你并不像世俗之人那样,专挑毛病、苛求瑕疵。贤者终将被朝廷重用,届时可在宗庙中歌颂光明盛世。你何不效法司马相如,预先撰写《封禅词》以待盛典?
以上为【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的翻译。
注释
1. **麋鹿性**:比喻天性自由,不受拘束。麋鹿常居山林,不驯服于人。
2. **伏辕姿**:指甘于拉车、屈居车辕之下的马,喻指安于卑位、顺从役使的人。
3. **汗血马**:传说中西域大宛所产良马,奔跑时肩部流出血色汗,极言其神骏。
4. **作驹已权奇**:幼年时就已显得奇特不凡。权奇,奇异出众貌。
5. **齐驱大道中,并带銮镳驰**:一同在大道上奔驰,马络头上的铃铛齐响。銮镳,马衔和马铃。
6. **闻声自决骤**:听到指令便立刻疾驰。决骤,疾驰。
7. **絷维**:束缚、牵制,原指拴马的绳索,引申为限制自由。
8. **朝发燕,秣楚日未攲**:早晨从北方燕地出发,傍晚在南方楚地喂马,太阳尚未西斜。形容行程迅疾。攲(qī),倾斜,指日斜。
9. **连蹇**:困顿不顺,行动迟缓。
10. **扬雄麾**:指扬雄《解嘲》中“客有难玄太玄者,援旗而麾之”,后世引申为拒客之帘。此处指闭门谢客。
以上为【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苏轼次韵孔文仲所赠之作,借马喻人,抒写人生志趣与出处进退之思。全诗以“麋鹿”与“汗血马”起兴,既自谦本性疏野,又盛赞孔文仲才质超群。通过对比“立仗马”之拘束与“伏辕姿”之屈辱,表达了对仕途羁绊的厌倦和对自由人格的向往。诗中“人生各有志,此论我久持”一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后段由景入情,写病居孤寂之状,因友人来访与赠诗而得精神慰藉,情感真挚。结尾劝其预作《封禅词》,既有期许,亦含讽喻,语意婉转而意味深长。整首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用典自然,比喻精妙,体现了苏轼早期诗歌雄健洒脱而又不失沉郁的特点。
以上为【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开篇以“我本麋鹿性”自况,奠定全诗疏放基调,随即以“汗血马”称誉孔文仲,既显谦逊,又见敬重。中间借马设喻,层层递进:先写骏马奔腾之自由,再写中途停滞之惋惜,继而描绘“立仗马”的可悲状态,深刻揭示官场压抑个性之现实。诗人虽处病中,然情感跌宕,由孤寂而欣喜,因诗得润,精神复苏,体现出深厚友谊的力量。语言上多用比喻与对照,如“麋鹿”与“汗血马”、“立仗马”与“伏辕姿”,形象鲜明,寓意深远。用典贴切而不晦涩,如“扬雄麾”“封禅词”,皆服务于主题表达。结尾劝作《封禅词》,表面似鼓励迎合时政,实则暗含对功名虚妄的调侃,耐人寻味。全诗气势恢宏而情致细腻,展现了苏轼早年诗歌兼有豪迈与深沉的艺术风貌。
以上为【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托物寄怀,以马自比,以友为喻,出入仕隐之间,意在言外。”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六:“通体皆比,而语语沉著,非徒骋才者可仿佛。‘立仗马’二句,写出庸臣情状,千古同慨。”
3. 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此诗作于嘉祐六年任凤翔府签判时,孔文仲以直言贬官,轼以此诗慰之,而寓己志焉。”
4.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人生各有志’二语,乃一篇之眼。前以马喻人,后以诗润病,脉络贯通,神气完足。”
5. 钱钟书《宋诗选注》:“苏轼喜以马为喻,此诗尤为典型。‘不敢鸣且窥’写驯化之马,曲尽其态,亦即写官僚之畏葸,妙在不着痕迹。”
以上为【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