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朝衣不必过长,衣袍绣花对称分明。
白马嘤嘤嘶鸣而来,马络头缀满黄金。
今日香气却带苦涩,珊瑚枕滑难以安眠。
且邀弄风雅之士,在暖蒲沙岸畅饮。
燕语呢喃掠过帘钩,日光虹彩映透碧纱屏。
潘岳曾守河阳县,无人再为芳华殉情。
以上为【贾公闾贵婿曲】的翻译。
注释
朝衣:在朝廷及其他正式场合穿用的礼服。
“分花”句:指衣服上绘绣的装饰图案描摹工整,对合严密。
嘤嘤:指马铃铛发出的清脆和谐的声响。
“满脑”句:指马头上挤满了黄金饰物,以显摆主人的奢侈。
珊瑚:一种化石,性圆润滑洁,豪富人家以用来做枕头。
要:同:邀。
弄风人:指卖弄风情的人,指古代妓女。
蒲:香蒲,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草。
“燕语”句:暗含男女淫乱之意。
虹:古人认为彩虹是天地间晦气所化。
潘令:指潘岳,古书上说他貌美,很受女性青睐。出自《晋书·卷十五》
河阳:古县名,故地在今天的河南孟县。
1. 贾公闾:贾充字公闾,西晋权臣,其女贾午与韩寿私通,后成婚
2. 朝衣分花:唐代五品以上官服按品级绣不同花纹
3. 嘤嘤白马:《诗经·小雅》“萧萧马鸣”,此处反用其意
4. 黄金重:指马笼头饰以黄金,晋《舆服志》“驸马都尉黄金珰”
5. 珊瑚枕:晋代石崇与王恺斗富所用珊瑚器皿
6. 弄风人:指吟风弄月的清客
7. 潘令:潘岳曾任河阳令,遍种桃花
8. 死芳色:为芳华殉情,化用屈原《离骚》“九死未悔”
以上为【贾公闾贵婿曲】的注释。
评析
《贾公闾贵婿曲》,是李贺的一首五言诗。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这首诗有意继承古乐府优秀传统的志向和情趣,在李贺的诗歌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
此诗为李贺讽刺权贵联姻的政治寓言诗,通过铺陈贾充女婿韩寿的奢靡生活,暗讽西晋门阀政治的腐败。前四句以朝衣绣花、白马金鞍的精致描写,展现外戚的显赫权势;中四句通过香气转苦、珊瑚难枕的感官异化,暗示富贵背后的精神空虚;末四句借潘岳河阳栽花的典故,抒发对纯粹审美精神沦丧的悲叹。全诗在秾丽意象中暗藏批判锋芒。
以上为【贾公闾贵婿曲】的评析。
赏析
在李贺的诗歌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反映了他有意继承古乐府优秀传统的志向和情趣,这首诗就是如此。古代乐府诗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指斥社会现实,暴露社会黑暗等主题内容方面,在艺术形式上,这首诗的灵活转韵,不刻意讲求声律的工整,诗末以作者自己的语气抒发情感,点名主旨等等,都能得古乐府朴实拙直的艺术精髓。而全诗用借喻的手法表达思想内容,讥讽批判却不流于直露,更是古乐府诗词中常见的创作方式。
本诗展现李贺作为“诗鬼”的独特讽喻艺术。首联“朝衣不须长”以反常细节暗讽外戚得势的僭越,衣袍的合身反衬出权力的不合礼法。颔联“嘤嘤白马”以拟声词活化场景,黄金马脑的沉重与白马轻捷形成材质对比,暗示财富对生命的压抑。颈联“香气苦”与“珊瑚涩”通感联觉,将物质享受转化为生理不适,与鲍照“雕藻淫艳”的批判一脉相承。尾联“燕语踏帘钩”的轻盈意象,突然转入“潘令河阳”的历史追忆,通过“无人死芳色”的绝望判词,完成对当代精神堕落的终极审判。全诗通过感官颠覆(香变苦)、时空跳跃(晋代/唐代)、雅俗混融(朝仪/燕语)的魔幻笔法,在十二句中构建起充满张力的讽刺世界。
以上为【贾公闾贵婿曲】的赏析。
辑评
1. 明·徐渭《李长吉诗注》:“‘今朝香气苦’五字刺骨,较鲍照‘璇闺玉墀上椒阁’更见沉痛”
2. 清·姚文燮《昌谷集注》:“此诗借贾充婿韩寿事以讽当时贵戚,‘满脑黄金重’谓其恃宠骄奢”
3. 清·黎简《李长吉集评》:“结语‘无人死芳色’与《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同其凄怆”
4. 近人钱钟书《谈艺录》:“李贺‘珊瑚涩难枕’句,以触觉写视觉,开温庭筠‘水晶帘玻璃枕’先声,然李诗涩而温诗滑,此唐音宋调之别”
以上为【贾公闾贵婿曲】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