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昔日白衣之身曾蒙您以尚书之礼相待,今日您的恩光又惠及我这简陋居所。
您再度入朝为官被比作商山四皓的绮里季,想必是像狗监推荐司马相如那般获得举荐。
您坐镇宣州权位正当显重,于官邸中依然雅兴不减。
遥想宣城敬亭山暮春时节,百花凋零殆尽而柳絮刚开始飞扬。
以上为【詶宣州崔大夫见寄】的翻译。
注释
詶:同“酬”,唱和应答
崔大夫:崔龟从,时任宣歙观察使兼御史大夫
白衣拜尚书: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以白衣之身受礼遇,此处喻布衣时受尊重
绮季:商山四皓之一绮里季,喻重获起用
狗监说相如:《史记》载狗监杨得意向汉武帝推荐同乡司马相如
中郎:东汉蔡邕曾任中郎将,此处借指崔氏
内史高斋:谢朓任宣城内史时建高斋,借指崔氏官邸
敬亭:宣城北敬亭山,李白曾作“相看两不厌”
以上为【詶宣州崔大夫见寄】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刘禹锡酬答宣歙观察使崔龟从之作。首联以“白衣”“敝庐”自谦,感念对方长期垂青;颔联连用绮里季、司马相如典故,既赞崔氏重入朝堂又暗喻其识才之能;颈联“权方重”“兴有馀”巧妙平衡权力与雅趣,勾勒出封疆大吏的立体形象;尾联转写宣州春景,以“百花飞尽柳花初”暗含时序更迭而友情不渝之意。全诗用典精当,情感层次丰富,在酬赠中见出世事感悟。
以上为【詶宣州崔大夫见寄】的评析。
赏析
双线结构:明写崔氏仕宦轨迹(白衣→龙楼→南镇),暗含自身际遇感慨,形成双向观照
用典艺术:四组典故各具功能:诸葛亮典凸显知遇之恩绮里季喻政治生涯起伏狗监典暗扣荐才机制谢朓典绾合地理与文脉
时空转换:从“昔日白衣”到“今日恩光”,从长安龙楼到宣州敬亭,构建出开阔的时空维度
意象深意:尾联“百花飞尽”暗喻旧交零落,“柳花初”既写实景又喻新机,与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哲学思考一脉相承
以上为【詶宣州崔大夫见寄】的赏析。
辑评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梦得酬答诗最富层深,‘百花’‘柳花’景语中含无限遥思。”
清·何焯《瀛奎律髓汇评》:“用事切而雅,三、四尤见身分,不徒组织工致。”
清·屈复《唐诗成法》:“前四感崔知遇,五镇宣之尊,六怀古之兴,七、八答其‘见寄’,题意周匝。”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考》:“此诗作于开成三年,刘禹锡分司东都时,末联隐含对江南旧游的深切忆念。”
以上为【詶宣州崔大夫见寄】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