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李白的词纯粹以气象取胜。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短短八个字,几乎让后世所有登临题材的词作无法超越。
后世只有范仲淹的《渔家傲》,夏竦的《喜迁莺》,勉强能够继承其传统,但气象的恢宏已经远远不及了。
以上为【人间词话 · 第十则】的翻译。
注释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夏竦【喜迁莺令】:"霞散绮,月垂钩。帘卷未央楼。夜凉银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 瑶台树,金茎露。凤髓香盘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1. 太白:李白,字太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2. 气象:王国维美学核心概念,指作品整体呈现的格局与境界
3. 范文正:范仲淹谥文正,《渔家傲·秋思》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 夏英公:夏竦封英国公,《喜迁莺·霞散绮》有"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5. 继武:足迹相连,喻继承传统,《礼记·玉藻》"大夫继武"
以上为【人间词话 · 第十则】的注释。
评析
此则词话通过具体作品阐释"气象"这一美学范畴,展现了王国维对词境高下的独特判断标准。他以李白《忆秦娥》结句为典范,揭示出伟大词作需具备超越时空的宇宙意识,这种"气象"不仅指向艺术境界的雄浑壮阔,更要求创作者具备关照历史兴衰的哲思视野。将范仲淹、夏竦词作列为"差足继武"的评判,既体现其对北宋豪放词派的认可,也暗示词体发展过程中气象渐衰的总体趋势。
以上为【人间词话 · 第十则】的评析。
赏析
这段词论在方法论上呈现三重建构:开篇"纯以气象胜"的断语,将李白词特质提炼为超越具体技巧的审美本体;"遂关千古登临之口"的夸张表述,既凸显经典作品的永恒价值,又暗含文学史演进的淘汰机制;后文对范、夏词的有限肯定,实则构建出"盛唐-北宋"的词学谱系,在纵向比较中确立李白的至高地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差足继武"的谨慎措辞——"差足"(勉强可以)与"继武"(继承传统)的矛盾组合,精准捕捉到后世词人欲追摹唐音而不得的困境,这种辩证批评彰显出王国维作为现代学术奠基者的史识深度。
以上为【人间词话 · 第十则】的赏析。
辑评
1.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静安所谓'气象',实为艺术家对宇宙人生的整体性观照,李白八字所以不可及,正因其将自然之西风残照与人间之汉家陵阙打并一处,遂成永恒。"
2. 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关千古登临之口'说,与严羽'太白入神'说前后辉映,共同揭示出盛唐艺术不可重复的特质。"
3. 彭玉平《人间词话疏证》:"对夏竦《喜迁莺》的提及颇可玩味,此词本为宫廷应制,静安能从中读出'气象',可见其审美眼光独具只眼。"
4. 罗钢《传统的幻象》:"将范仲淹边塞词与李白怀古词并置,实则是将'空间开拓'与'时间穿透'两种美学范式等量齐观,体现现代文学批评的整合意识。"
以上为【人间词话 · 第十则】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