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人们常说清贫在家,远胜富贵客居他乡。
鸡归巢牛羊下山时,君子也能安然歇息。
不远千里寻求明师,背负干粮从事役务。
学问并非超脱物外,心室空虚方生纯白。
以上为【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的翻译。
注释
1. 晁元忠:黄庭坚友人,生平待考,元祐时期与山谷多有唱和
2. 赢粮:携带粮食,《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3. 室虚生纯白:化用《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指心灵澄澈则智慧自生
4. 鸡栖牛羊下:语出《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5. 君子安息:暗合《周易·随卦》"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的作息规律
以上为【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黄庭坚和韵之作,通过对比贫富境遇阐发求学真谛。前四句以"贫在家"与"富作客"的价值判断,确立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后四句以"千里求师"的实践精神,揭示学问须在虚静中获得的哲理。全诗在二十字间完成从物质选择到精神追求的升华,体现宋代士人对内在修养的重视。
以上为【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展现黄庭坚融汇儒道的思想特质。首联"贫在家"与"富作客"的对比,既承袭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居住哲学,又暗含对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深度呼应。颔联化用《诗经》意象,将农耕文明的作息节奏提升为生命律动的象征,"君子安息"四字道出宋代理学家"与天地同息"的修养境界。颈联"千里求师"突然转折,以孔子周游列国的行迹为蓝本,但更强调"赢粮从事"的实践精神,与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为学方法若合符节。尾联"学问非物外"的判语,既批判佛老避世倾向,又通过"虚室生白"的庄子话语完成创造性转化,揭示出"即世间而超世间"的理学真谛。全诗通过经典互文(《诗经》《庄子》)、价值重估(贫富观)、知行合一(求师与虚静)的多维建构,在四十字间展现宋代理学诗的典型风貌。
以上为【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山谷'学问非物外'句,实发前贤未发之蕴,较朱子'即物穷理'说早开先声"
2. 明·胡应麟《诗薮》:"'鸡栖牛羊下'五字写尽田家晚景,而寄兴远在陶谢间"
3.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此诗后四句旋折尤妙,由动境(求师)归静理(虚白),得《周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旨"
4. 近人钱钟书《谈艺录》:"黄九'室虚生纯白'语,以庄释儒,较邵雍'心安身自安'更深一层,可见宋诗理趣之胜"
以上为【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