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满寺枇杷树在冬日绽放花朵,老僧披着袈裟与我相见。
汉王城北的积雪刚刚放晴,韩信台西的夕阳即将西沉。
门外不必催促我的车马,且在林间聆听宣讲佛法。
岂料巴川之地多有胜景雅事,特为君记录这些寄往京城。
以上为【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的翻译。
注释
1. 嘉州:今四川乐山,岑参曾任嘉州刺史
2. 城固县:今陕西城固,汉水上游古县
3. 永安超禅师:驻锡永安寺的僧人名超
4. 汉王城:城固古迹,传说为汉王刘邦驻跸处
5. 韩信台:当地名胜,传韩信曾在此练兵
6. 五马:太守代称,岑参时任刺史
7. 三车:法华经喻,羊车、鹿车、牛车分别象征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以上为【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岑参赴任嘉州途中寻访禅院之作,以清丽笔触勾勒出冬日禅林的超然意境。前两联通过“枇杷冬花”与“雪霁日斜”的时空对照,展现自然景物的顽强生机;后两联以“不催五马”与“且听三车”的仕隐抉择,抒发暂脱尘纲的禅悦之情。全诗在历史遗迹(汉王城、韩信台)与佛法象征(三车)的交织中,构建起现实与超验的双重维度。
以上为【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的评析。
赏析
本诗展现岑参边塞诗之外的另一种风格。首联“枇杷冬着花”以反常物候破题,既写实景(枇杷确为冬花植物),又暗喻禅心不为外境所缚。颔联“汉王城北”与“韩信台西”的地理对举,将历史豪杰的霸业痕迹纳入苍茫暮色,与寺中枇杷的生机形成古今对话。颈联“不须催五马”显示诗人对官场身份的暂时疏离,“且听演三车”则通过佛典化用,将《法华经》三车喻巧妙转化为当下听法的真实场景。尾联“巴川胜事”既指眼前禅院清景,更暗含对蜀地风物的期待,而“报京华”的承诺,又在方外之趣与尘世责任间保持微妙平衡。全诗通过自然意象(冬花、雪霁)、历史符号(汉王、韩信)与佛教典故(三车)的层层叠映,在五十六字间完成从宦游纪行到精神栖居的诗意转换。
以上为【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的赏析。
辑评
1. 明·胡震亨《唐音统签》:“嘉州此作,‘枇杷冬花’与‘雪初霁’相映成趣,得陶谢山水清音”
2.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门外’一联写宦情道念并行不悖,视王维‘晚年惟好静’更见圆融”
3.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岑嘉州七律较五律更见苍秀,‘汉王城’‘韩信台’点缀尤有画意”
4. 近人苏雪林《唐诗概论》:“此诗见证岑参从边塞雄风到蜀中禅境的风格转型,尾联报京华云云,犹存盛唐仕宦气质”
以上为【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