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二月初春意正浓,花枝间透下柔和日色,柳梢头拂过温软春风。
折花的游子真是顽皮,偏要教零落的花瓣染红整条路径。
以上为【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三首】的翻译。
注释
1. 太和江:今江西泰和县赣江段
2. 春向中:春意渐深
3. 薄日:淡薄的日光
4. 无赖:调皮可爱
5. 狼藉:散乱貌
以上为【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三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灵动笔触捕捉早春神韵,通过"花梢薄日"与"柳梢风"的细微感知,展现诗人对自然脉动的敏锐把握。后两句以"折花客子"的任性行为与"满路红"的绚烂结局,在破坏与创造的双重意味中,完成对生命循环的诗意礼赞,体现诚斋体"活法"诗学的精髓。
以上为【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三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绍熙元年(1190)杨万里任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是其"诚斋体"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首句以"二月初头"的精准时间锚点,配合"春向中"的动态表述,既符合物候规律,又暗含对春期中点的微妙感知。次句"花梢薄日柳梢风"的并置结构,将视觉的"薄日"与触觉的"风"统合于"梢"这个空间节点,较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更显知觉的立体性。后两句尤见诙谐匠心:"折花客子"既可能是诗人自指,亦可能是虚拟的春之使者,"浑无赖"的嗔怪中满含对生命活力的欣赏;而"狼藉满路红"的缤纷景象,既是对"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积极回应,更是对"落红不是无情物"的提前书写——这种将凋零转化为绚烂的美学处理,正是杨万里超越晚唐伤春传统的独到之处。
以上为【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三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周必大《跋杨廷秀诗》:"诚斋《晓渡太和江》绝句,如'折花客子浑无赖'等语,眼前事道着便成诗家趣。"
2. 元·方回《瀛奎律髓》:"杨万里诗流活似张籍,'狼藉须教满路红'七字,从'殿前铺设楼金阁'化出而更近自然。"
3. 清·袁枚《随园诗话》:"杨诚斋'折花客子'句,与徐文长'斜阳碧柳'皆以俚语入诗而风神独绝。"
4. 钱钟书《宋诗选注》:"在折花的破坏性行为中发现创造性的美,这种辩证思维正是诚斋体'死蛇弄活'的秘诀。"
以上为【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三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