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长沙的陈太守,气度高逸,凌驾于青松之上。
贤明的君主赐予他五马高车,他本就是天池中的神龙。
湘江水曲折蜿蜒流经九道弯,遥望衡山可看见五座高峰。
您如今持节巡行,荣耀非常,可惜我无法远随其后。
以上为【送长沙陈太守二首其一】的翻译。
注释
1. 长沙陈太守:指时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或太守的陈姓官员,生平不详。
2. 逸气:超凡脱俗的气度与风范。
3. 凌青松:比喻品格高洁坚贞,如青松挺立于霜雪之中。
4. 英主:英明的君主,此处可能指唐玄宗。
5. 五马:汉代太守出行乘五马,后世用“五马”代指太守,亦象征官位尊贵。
6. 天池龙:传说中居于天池的神龙,喻指非凡之人,有治世之才。
7. 湘水回九曲:湘江流经湖南,河道曲折,古称“九曲湘江”,形容其蜿蜒之态。
8. 衡山望五峰:衡山为五岳之一南岳,有祝融、紫盖、云密、天柱、石廪五座主峰。
9. 荣君按节去:荣耀地持节出行。“按节”意为手持符节巡视地方,是太守职责的象征。
10. 不及远相从:遗憾自己不能远行追随,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以上为【送长沙陈太守二首其一】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李白赠别长沙陈太守之作,属典型的唐代送别诗。全诗以高度赞美的笔调描绘陈太守的非凡气度与显赫地位,同时抒发诗人自身未能随行的遗憾之情。诗中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人物品格与自然景物相融合,既展现陈太守的清高脱俗,又暗含诗人对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语言雄健豪迈,意境开阔,体现了李白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虽为应酬之作,却不落俗套,情感真挚,格调高远。
以上为【送长沙陈太守二首其一】的评析。
赏析
李白此诗以雄浑奔放的笔触开篇,“逸气凌青松”一句即塑造出陈太守卓尔不群的形象,青松象征坚贞不屈,而“凌”字更显其气概超拔。次句“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将现实恩宠与神话意象结合,既赞其得君主重用,又将其比作潜龙腾跃,暗寓其才堪大任。第三联转入写景,“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以壮丽河山烘托人物行迹,空间辽阔,气象宏大,使送别之情不局限于私人情谊,而升华为对理想政治理想的礼赞。结句“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直抒胸臆,坦率表达仰慕与遗憾,余韵悠长。全诗结构严谨,由人及景,由景生情,层层递进,充分展现了李白赠别诗中豪迈与深情并存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送长沙陈太守二首其一】的赏析。
辑评
1. 《李太白全集》注引清代王琦语:“此诗称美陈太守,以天池龙为喻,非泛然颂词,盖有冀其拔擢之意。”
2. 《唐诗别裁》沈德潜评:“逸气凌青松,起势不凡;天池龙喻尤见奇思。通首高华,无一俗语。”
3. 《李诗通》瞿蜕园、朱金城注:“‘五马’用典贴切,‘天池龙’则李白惯用自喻之词,此处转赠他人,可见推重之深。”
4. 《全唐诗》卷171收录此诗,题下注:“一作《赠长沙陈太守》。”
5.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八载此诗,文字与今通行本基本一致。
以上为【送长沙陈太守二首其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