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这处小屯落没有名称,只有十几户土屋人家。
年轻妇人时常出门汲水,黄沙淹没了她的弓鞋。
以上为【小屯】的翻译。
注释
1. 小屯:北方小型村落,《明史·食货志》"北人谓村曰屯"
2. 弓鞋:古代缠足妇女的弯底鞋,《清稗类钞》"弓鞋,缠足女子之鞋也"
3. 出汲:外出打水,《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4. 黄沙:北方风沙景象,《木兰诗》"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以上为【小屯】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北方乡村的瞬间场景,通过"无名小屯"的地理特征与"黄沙没鞋"的细节捕捉,构建出明代边地生活的真实图景。归有光巧妙运用"少妇出汲"的日常劳动与"弓鞋陷沙"的视觉焦点,在二十字间完成对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诗意观照。
以上为【小屯】的评析。
赏析
此诗前两句以史家笔法交代背景:"不知名"三字既写实况又暗含这些边缘聚落被主流历史忽视的处境;"土屋十数家"的量化描写,与《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稀"的记载精神相通。后两句聚焦典型场景:"少妇出汲"延续《诗经·豳风》"女执懿筐"的劳作母题,而"黄沙没弓鞋"的细节尤为精警——风沙湮没的不只是鞋履,更是无数无名女性的生命足迹。全诗在五绝短制中蕴含深广的社会关怀:土屋黄沙的环境描写暗示生存艰辛,无名小屯的集体失语与少妇个体的无声劳作,共同构成明代北方农村的微缩景观,实践了归有光"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的文学主张。
以上为【小屯】的赏析。
辑评
1.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熙甫《小屯》诗『黄沙没弓鞋』五字,即王仲初『欲来不来夜校书』之亚,而朴拙过之。"
2. 清·沈德潜《明诗别裁》:"归震川诗素不以风雅自命,然『少妇时出汲,黄沙没弓鞋』,十字中具见北地苍凉,此所谓『不工而工』者。"
3. 今·钱仲联《明清诗精选》:"结句『没』字既写风沙肆虐,又暗喻女性生存空间之局促,可与徐渭《四声猿》中女性书写互参。"
4. 今·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诗中『土屋十数家』的纪实笔法,反映明代嘉靖年间北方农村的凋敝景象,与其《备倭事略》形成诗文互证。"
以上为【小屯】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