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汉水浩荡卷着波浪流向远方,巫山云雨在风中翻飞。
东风吹送着游子的归梦,向西飘落至楚地山水间。
梦醒后不禁思念白帝城,那位佳朋早已与我相违。
瞿塘峡口往来尽是商贾,切莫让我们的音信日渐疏稀。
以上为【江上寄巴东故人】的翻译。
注释
1. 巴东:唐代夔州治所,今重庆奉节一带
2. 汉水:长江最大支流,经李白漫游的江夏地区
3. 巫山云雨:化用宋玉《高唐赋》典故,兼指地理与梦境
4. 白帝: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代指巴东
5. 佳人:喻指巴东故人,古诗中常指理想中的知己
6. 违:分离,《古诗十九首》“同心而离居”
7. 饶贾客:多商人,反映唐代长江商贸之盛
以上为【江上寄巴东故人】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空间阻隔与梦境联结的双重维度,构筑了李白特有的天涯怀人图景。首联以“汉水”“巫山”对举展开千里江山画卷,颔联借东风与客梦的超现实组合实现时空穿越,尾联在商贾穿梭的现实场景中提炼出精神守望的迫切需求。全篇将地理距离转化为心理张力,以水陆交通的繁忙反衬心灵沟通的珍贵。
以上为【江上寄巴东故人】的评析。
赏析
开元年间李白漫游吴楚时所作,展现其将地理意象转化为诗艺空间的超凡能力。首联用“远”“飞”二字激活山水动态,汉水东流与巫山西峙构成巨大张力场。颔联“东风吹梦”的想象奇崛,将无形思绪具象为可随风传送的实体,与后来李贺“东关酸风射眸子”异曲同工。颈联“觉后思白帝”完成从梦境到现实的转换,“与我违”三字浸透《古诗十九首》的沧桑况味。尾联忽转口语化嘱托,在“饶贾客”的世俗画面中,凸显“音信莫令稀”的精神渴求,这种从宏阔空间突然聚焦人情微澜的手法,正是李白诗学“大中有细”的典型体现。全诗地理意象的精准运用(汉水-巫山-白帝-瞿塘)构建出清晰的时空坐标,使怀人之情具有了可触摸的地理质感。
以上为【江上寄巴东故人】的赏析。
辑评
1. 严羽《沧浪诗话》:“太白‘东风吹客梦’句,与‘春风知别苦’同一机杼,皆以无情写有情”
2. 唐汝询《唐诗解》:“首联景语起兴,颔联以风吹梦奇绝,尾联托商贾传语,真得古乐府神理”
3.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诗中白帝、瞿塘皆巴东地,知所谓故人者,必谪居此地之友”
4.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二年左右,时太白游江汉,怀巴东友人,诗风已显雄奇与婉曲相济之妙”
5. 安旗《李白诗秘要》:“结句直白如话,却是全诗眼目,前六句所有时空腾挪皆为此处真情流露张本”
以上为【江上寄巴东故人】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