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垂髫共学年,于今鬓发两苍然。
穷通只好浮云看,岁月真同逝水悬。
归鸟长空随所适,秋江落木正无边。
何时却返阳明洞,萝月松风扫石眠。
sòng dé shēng shū fù guī yáo。
送德声叔父归姚。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yóu jì chuí tiáo gòng xué nián,
犹记垂髫共学年,
yú jīn bìn fà liǎng cāng rán。
于今鬓发两苍然。
qióng tōng zhǐ hǎo fú yún kàn,
穷通只好浮云看,
suì yuè zhēn tóng shì shuǐ xuán。
岁月真同逝水悬。
guī niǎo cháng kōng suí suǒ shì,
归鸟长空随所适,
qiū jiāng luò mù zhèng wú biān。
秋江落木正无边。
hé shí què fǎn yáng míng dòng,
何时却返阳明洞,
luó yuè sōng fēng sǎo shí mián。
萝月松风扫石眠。
以上为【送德声叔父归姚】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夫子说‘性相近’,即孟子说‘性善’,不可专在气质上说。若说气质,如刚与柔对,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则同耳。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于善则为刚善,习于恶则为刚恶;柔的习于善则为柔善,习于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
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即如惟?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这听讲说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
“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王守仁 · 明代 · 诗
残暑须还一雨清,高峰极目快新晴。
海门潮落江声急,吴苑秋深树脚明。
烽火正防胡骑入,羽书愁见朔云横。
谪居澹虚寂,眇然怀同游。
日入山气夕,孤亭俯平畴。
草际见数骑,取径如相求。
台名何事只宜春,山色无时不可人。
不用烟花费妆点,尽教刊落尽嶙峋。
洙泗流浸微,伊洛仅如线。
后来三四公,瑕瑜未相掩。
嗟予不量力,跛蹩期致远。
李白 · 唐代 · 诗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黄庭坚 · 宋代 · 诗
市井怀珠玉,往来人未逢。
乘肩娇小女,邂逅此生同。
养性霜刀在,阅人清镜空。
朱熹 · 宋代 · 诗
义兼礼智由仁出,接物当先主在仁。
方由四端随用发,譬之四序始于春。
司空曙 · 唐代 · 诗
旧时闻笛泪,今夜重沾衣。
方恨同人少,何堪相见稀。
竹烟凝涧壑,林雪似芳菲。
陈著 · 宋代 · 诗
卷收湖海入高怀,勘破人闲蛇影杯。
老骨耐看寒后柏,古心相沃渴中梅。
何妨风日同清美,不怕山云碍往来。
释今无 · 明代 · 诗
松杉万壑霭参差,目对飞云引兴奇。归洞古龙霞自拥,啼人仙鸟语频移。山公喜赴扁舟约,杜甫还吟补阙诗。
孔平仲 · 宋代 · 诗
寂历人初定,逍遥物已齐。夜凉天似水,月在小桥西。
欧大任 · 明代 · 诗
西望湟溪欲溯源,寿星光烛太微垣。赋归蚤去称彭泽,投老遗安似鹿门。静福山开藏剑石,昌黎台傍读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