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东城江水西飞燕,牛郎织女时相见。
相见时少别离多,浮生能有多少岁月?
梧桐相守同老去,常恐秋风来得早。
万般愁恨聚眉间,旁人怎能知我心。
以上为【菩萨蛮 · 七首集句】的翻译。
注释
1. 集句:辑取前人诗句重组为新作
2. 东城江水:化用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
3. 黄姑织女:牵牛织女星,古乐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4. 浮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5. 梧桐相待:孟郊《列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6. 秋风早: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
7. 蛾眉:美人眉黛,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8. 傍人:旁人,杜甫《堂成》"旁人错比扬雄宅"
9.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
10. 七首:刘基此调共集七阕
以上为【菩萨蛮 · 七首集句】的注释。
评析
此词通过集句手法重构时空意境,上片以"东江飞燕"的物理阻隔与"牛女相见"的神话期许并置,揭示人生别离的永恒困境。下片"梧桐待老"的忠贞意象与"秋风早至"的生命忧惧形成张力,结句"万恨蛾眉"的个体悲情在"旁人不知"的孤绝中深化,展现刘基集句词"浑化无痕"的艺术造诣。
以上为【菩萨蛮 · 七首集句】的评析。
赏析
本词作于刘基晚年归隐时期,是其《集句菩萨蛮七首》中的精粹。上片四句分别取自杜诗、古乐府、权德舆与李白,通过"江水飞燕"的物理距离与"牛女相见"的宇宙尺度交织,构建出多维时空中的离别图谱;"浮生几何"的哲学叩问,将具体情思升华为存在之思,与《古诗十九首》"人生忽如寄"形成千年呼应。下片转写坚守与焦虑,"梧桐待老"取自孟郊乐府,以植物拟人化展现至死不渝的贞节;"常恐秋风"暗含李贺的迟暮之感,折射出对理想破灭的深切忧惧。结句"万恨蛾眉"融合屈原政治失意与杜甫世无知音的孤愤,在"旁人那得知"的反诘中,道尽开国功臣在政治漩涡中的复杂心境。全词虽句句有本,然经其熔铸后气脉贯通,堪称集句词中的神品。
以上为【菩萨蛮 · 七首集句】的赏析。
辑评
1. 陈霆《渚山堂词话》:"刘伯温集句《菩萨蛮》'梧桐相待老,常恐秋风早',取孟东野诗而情致倍深,所谓死句活用。"
2. 沈雄《古今词话》:"青田集古,如'万恨在蛾眉,傍人那得知',浑然天成,岂饾饤者所能。"
3. 张德瀛《词徵》:"明人集句惟刘诚意能得神解,'浮生能几何'五字,括尽《古诗十九首》精髓。"
以上为【菩萨蛮 · 七首集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