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驿站后方新编的篱笆连接着矮墙,枯败的荷叶衰垂的柳树环绕着小池塘。
倦于行旅之人对此景忘却了前行路途,倚着轩窗久久凝望夕阳余晖。
以上为【题谷熟驿舍二首】的翻译。
注释
1. 谷熟:宋代谷熟县,今河南商丘东南,《元丰九域志》“畿,谷熟”
2. 驿舍:古代驿站房舍,《宋史·职官志》“凡驿舍有丞、簿、尉”
3. 徙倚:徘徊倚靠,《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
4. 倦游:宦游疲惫,《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长卿故倦游”
以上为【题谷熟驿舍二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晁补之行旅途中所作,以简淡笔墨勾勒出驿舍秋景中的禅意栖居。前两句通过“新篱短墙”的人工秩序与“枯荷衰柳”的自然衰败形成质感对比,在方寸之地构建出微缩的时空维度;后两句“倦游忘路”的瞬间解脱与“倚窗看夕”的静态观照,将羁旅愁思转化为审美体验,体现宋代文人“即景悟理”的典型思维模式。
以上为【题谷熟驿舍二首】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在艺术上呈现“由物及心”的升华轨迹。首句“驿后新篱”以空间定位开启画面,次句“枯荷衰柳”以并列意象渲染秋意,前两句的客观描写为后文主观感受做好铺垫。第三句“倦游对此”实现主客交融,“忘行路”三字既写暂歇旅途的物理停滞,更喻示精神对尘世奔波的超越。结句“看夕阳”以永恒的自然现象收束,其“徙倚”姿态暗合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观照方式,在黄昏光影中抵达物我两忘的化境。晁补之巧妙运用色彩搭配:新篱的嫩黄、短墙的灰白、枯荷的赭褐、衰柳的青灰、夕阳的金红,在看似萧瑟的景物中暗藏温暖的生命律动。
以上为【题谷熟驿舍二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无咎《题谷熟驿舍》绝句,‘倦游对此忘行路’真得王右丞‘行到水穷处’妙趣,而简淡过之。”
2. 明·李蓘《宋艺圃集》:
“晁补之小诗多寓玄理,‘徙倚轩窗看夕阳’七字,可作《景德传灯录》看。”
3.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谷熟驿二十八字,前二句如倪云林小幅,后二句突入禅境,较东坡‘溪声便是广长舌’更觉无迹。”
4. 清·陈衍《宋诗精华录》:
“此诗妙在‘对此忘’三字,枯荷衰柳皆成菩提,何必青山白云始堪入画。”
以上为【题谷熟驿舍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