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九条大道上空无行人,寒月清冷澄澈如水。
整个天空洗过一般明净,东南方升起如玉井般皎洁的月亮。
我的马卧在庭院中,温顺地垂着头和耳朵。
霜花落满它乌黑的鬃毛,哪还有力气奔行千里?
我的仆人睡在马厩里,背对着我,像两个彼此分离的人。
夜深时他忽然惊叫,如同被流矢射中一般。
此时我心潮翻涌,不禁怀念起故友,在月光下独自徘徊。
唯有我的身影与月光相伴,一举一动都毫无猜忌与伤害。
我所交往的裴如晦、宋中道二位,他们的心意正如这月光与影子般纯净坦诚。
平日里我们一同沉默或交谈,怎会去理会那些世俗之人?
以上为【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的翻译。
注释
1. 九陌:汉长安城中有九条大道,后泛指都市通衢;此处指寂静无人的街道。
2. 玉井:星名,属参宿,亦可指清澈如玉的井水;此处喻指东南升起的明月清辉如玉井涌出。
3. 帖帖:温顺安静貌。
4. 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
5. 致千里:指骏马日行千里,此处反用,言马已疲老不堪远行。
6. 相背肖两已:“肖”通“似”,“两已”即两人各自独立;谓仆人背卧,形同陌路,显主仆疏离。
7. 惊魇(yǎn):做噩梦惊醒;“魇”为梦中遇险而惊叫。
8. 中流矢:被飞箭射中,形容惊惧之状。
9. 顾影行月底:独自月下徘徊,唯见己影相随。
10. 裴如晦、宋中道:裴煜(字如晦)、宋敏求(字中道),均为梅尧臣挚友,同为北宋文人,志趣相投。
11. 无猜毁:无猜忌、无伤害,形容关系纯粹。
12.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人,北宋诗文革新先驱,诗风平淡深远,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以上为【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的注释。
评析
梅尧臣《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友情诗,借冬夜月景抒写对知己的深切思念。全诗以“寒月净如水”为基调,构建出清寂、澄澈的意境;前八句写马仆之态,看似闲笔,实则以“马倦仆惊”的孤寂场景反衬内心无人可语的空落;后六句直抒胸臆,将裴、宋二人比作“月影”,强调其交情之纯粹无瑕。诗人摒弃浮华辞藻,以白描手法写日常细节(马垂耳、仆惊魇、霜满鬣),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体现梅尧臣“平淡含蓄、意在言外”的诗学主张,亦彰显宋代士人重精神契合、轻世俗往来的交友观。
以上为【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月下怀人”为线,结构巧妙,情感层层递进。开篇“九陌无人行,寒月净如水”即营造出万籁俱寂的冬夜氛围,为怀人铺垫心境。接着四句写马:卧庭、垂耳、霜满鬣,细节生动,既显环境之寒,又暗喻自身年迈力衰、壮志难酬。再写仆人“寝厩”“惊魇”,更添孤馆凄清——马仆皆不能共语,唯余诗人独对长夜。至此,“是时兴我怀”自然引出主题。月下“顾影”本极孤独,然诗人却从中悟出“唯影与月光,举止无猜毁”的哲理:影与月不欺不伪,恰如真挚友情。尾四句点明所怀之人——裴、宋二君,其交情“心意月影比”,超越言语,不屑世俗。全诗无一句直呼“思君”,却通过马倦、仆惊、影伴、月照等意象,将思念与孤寂织入日常肌理,语言平实如话,而情味醇厚,深得“平淡中见深情”之妙,堪称梅尧臣“以俗为雅”诗风的典范。
以上为【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的赏析。
辑评
1. 欧阳修《六一诗话》:“圣俞《月下怀裴宋》诗,‘唯影与月光,举止无猜毁’,语淡而情深,真得风人之旨。”
2. 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三:“梅诗多写细事,《月下怀人》以马仆衬孤怀,结以月影比交情,极平淡而极有味。”
3. 纪昀批《瀛奎律髓》:“‘霜花满黑鬣’五字,写老马如画;‘惊魇’一段,愈显夜深人静,怀友之切。”
4. 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一:“此诗前半写景叙事,后半抒情,而情从景生,不粘不脱,宋人五古之正格。”
5. 钱钟书《宋诗选注》:“梅尧臣善从琐屑中见真情,《月下怀裴宋》以月影喻交道,清而不枯,淡而弥永。”
以上为【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