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古来山林士,一往不复返。


区区世上名,岂毕车自挽。


前有高山危,后有落日晚。

禁中五月紫薇树,阁后近闻都着花。


薄薄嫩肤搔鸟爪,离离碎叶剪晨霞。


凤皇浴去池波响,鳷鹊阴来日影斜。

南方今见雪,北客定思家。


任冻不欺酒,竞春先着花。


楼高休厌上,山近未应遮。

朝渍一盎茧,缫就几绚丝。


丝成茧已尽,盎亦谁复持。


道上有堕甑,车傍有鸱夷。

应见言风物,于今有贡蛇。


潜踪远蛙黾,饮露上蒹葭。


清洁一如此,伤残都莫涯。

艑郎唱橹燕尾下,颍水落日蛇鳞生。


绿蒲被岸渔网举,黄鸟啄葚缫车鸣。


吏无诟租官正来,不借鲂鱮与吏烹。

前岁守廪京城西,有如勾践巢会稽。


引杯尝胆未雪耻,怒蛙起揖当涔蹄。


海天白日蔽光影,霹雳一过收云霓。

园果已熟实未坠,野卉已老叶未瘁。


菊丛是时方发荣,潭上篱边俱有为。


一从潭岛辅长年,一自篱根图暂醉。

江燕入朱閤,海棠繁锦条。


醉生燕玉颊,瘦聚楚宫腰。


曾未分香去,尤宜着意描。

昔读韦公集,固多滁州词。


烂熳写风土,下上穷幽奇。


君今得此郡,名与前人驰。

螜,天蝼。


蜚,蠦蜰。


螾,入耳。

文学儒家子,儒本通天人。


蟏蛸尚先喜,吾党何迷津。


津亭一相过,不笑复不颦。

淮上一相遇,忆在京都时。


虽惊岁月换,未改松桂姿。


童侍两三人,瓶锡相与随。

二十四年君日哦,翰林风韵郢中歌。


岁华荏苒都如昨,世事升沉亦苦多。


燕国骏蹄犹待乐,荆山美宝已逢和。

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


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


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国佐三公进,师臣一品归。


接宾忘素贵,还绶远危机。


忆奉追尊册,当观副辂旗。

六花随表拜东厢,庭下遥呼万岁长。


王会图中陈璧马,汉官仪里湿旗常。


因风乱絮沾螭首,似鹄轻毛落井床。

溥哉孝享,将事于宁。


文武卿士,冠剑在庭。


爰俟帝斋,风霰其零。

壮哉南山豹,不畏白额虎。
泽雾毛虽杂鼮鼠,朝将具须暮为乳。


文章子云久已许,还笑大夫费五羖。

尝闻朔北寒尤甚,已见黄河可过车。


驿骑骎骎持汉节,边风惨惨听胡笳。


朝供酪粥冰生碗,夜卧毡庐月照沙。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鬓丝不是吴蚕吐,未到吴中已成缕。


清肠无茧自能生,穷愁便织连今古。


论兵说剑三十秋,乃知功名难强取。

钟令昔醒酒,豫章留此花。


黄金盏何小,白玉碗无瑕。


始入吴郎宅,还归楚客家。

时时不甘春着力,年年能占腊前芳。


水边攀折此中女,马上嗅寻何处郎。


山舍更清栽作援,凤楼偏巧学成妆。

清晨下长淮,忽值秋风恶。


渺弥云雾昏,掀合鱼龙作。


方惊白浪高,又以寒潮落。

云开日照戟衣寒,净扫平沙路已干。


吏散庭除少公事,畦挑芽甲足春盘。


要听林上鸣鸠变,试步塘阴绿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