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

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菏泽市钜野县)人,字元之。出身清寒,世代务农。从小发愤求学,五岁能诗。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西元九八三年)进士,授成武县主簿,尝于《吾志》诗抒志云:「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当年辞气压朱云,老作皇家谏诤臣。


章疏罢封无事日,朝廷犹惜直言人。


题诗野馆光泉石,讲易秋堂动鬼神。

松江江寺对峰峦,槛外生池接野滩。


幽鹭静翘春草碧,病僧闲说夜涛寒。


晨斋施笋唯溪叟,国忌行香祇县官。

金鼎盐梅偶未和,位高犹说野情多。


宫墙月上开琴匣,道院风清响药罗。


留客旋烧含露笋,倩僧教种耐霜莎。

同年事分几般同,墨绶逶迤一郡中。


仙桂并枝攀月魄,县花交影笑春风。


分莎种就寻僧径,借竹编成养鹤笼。

两朵春云堕世间,霜台乞与县僚看。


骨含仙气生来瘦,羽插天风过处寒。


唳别绣衣声寂寞,舞随蓝绶意阑珊。

毗陵古郡接江堧,赴任琴书共一船。


下岸且寻甘露寺,到城先问惠山泉。


秋蟾吐槛供吟兴,野鹤偎床伴醉眠。

记言彩笔罢摛华,郡阁高闲似道家。


琴院坐听江寺磬,郡楼吟见海山霞。


春园遗母亲烧笋,夜榻留僧自煮茶。

南徐城古树苍苍,衙府楼台尽枕江。


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


直庐久负题红叶,出镇何妨拥碧幢。

寺墙围著碧孱颜,曾是当年海涌山。


尽抱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


剑池草色经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

吟入惠山山下寺,古泉闲挹味何嘉。


好抛此日陶潜米,学煮当年陆羽茶。


犹负片心眠水石,略开尘眼识烟霞。

年少辞荣自古稀,朝衣不著著斑衣。


北堂侍膳侵星起,南亩催耕冒雨归。


种竹野塘春笋脆,采兰幽涧露牙肥。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襕衫抛白纻,风流名纸写红笺。


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

麟丧虚灵囿,凤衰空帝梧。


陶镕存庶汇,霖雨润寰区。


旧疏同伊训,遗章入禹谟。

重位经三入,高年过七旬。


有言皆为国,无日不忧民。


温树萧萧影,甘棠漠漠春。

玄象中台坼,皇家上相薨。


大功铭玉铉,密事在金縢。


无复同鱼水,空嗟失股肱。

登临陡觉挹尘埃,时有清风飒满怀。


螮蝀一条连古岸,玻璃万顷自天来。


寒光浩渺轻烟阔,绿玉参差远岫排。

出入西垣与内廷,十年四度直承明。


又为太守黄州去,依旧郎官白发生。


贫有妻贤须薄禄,老无田宅可归耕。

朝驱下越坂,夕饮当吴门。


停车访古迹,霭霭林烟昏。


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

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


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篇。


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

媒雉不诱凤,由鹿不致麟。


终南有嘉士,天子不得臣。


板舆入穷谷,同隐之推亲。

忆在长洲县,手植芙蓉花。


春栽秋成树,枝叶青婆娑。


八月寒露下,朵朵开红葩。

淮南八月尚有莺,关关无异来时声。


东风抬举如篁舌,何事经秋犹未绝。


饥鸾病鹤亦能鸣,凤鸟不听何处说。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


宋家池上瑞莲生,袅袅出丛抽一茎。


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

六龙衔火烧寰宇,魏王冰井如汤煮。


松枝桂叶凝若痴,喘杀溪头啸风虎。


北溟镕却万丈冰,千斤冻鼠忙如蒸。

劝君莫把青铜照,一瞬浮生何足道。


麻姑又采东海桑,阆苑宫中养蚕老。


任是唐虞与姬孔,萧萧寒草埋孤冢。

麻姑亲采扶桑木,镂脆排焦其数六。
双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瑶池白云曲。


几时流落来人间,梨园部中齐管弦。

我闻天有二十八个星,降生下界为英灵。
东方曼倩萧相国,至今留得终天名。


又闻地有三十六所洞,洞中多聚神仙众。

商山老乌何惨酷,喙长于钉利于镞。


拾虫啄卵从尔为,安得残吾负疮畜。


我从去岁谪商于,行李惟存一蹇驴。

商山三月花如火,草树青葱雨初过。


柳条渐软蝶双飞,桑叶尚多蚕一卧。


薄情野水流不回,无力春云慵欲堕。

我闻三代淳且质,华人熙熙谁信佛。
茹蔬剃发在西戎,胡法不敢干华风。


周家子孙何不肖,奢淫惛乱隳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