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淳

伯淳,字师道,杭州崇德人。少善书法,宋末应童子科,□宗命给巨笔大纸写之。伯淳书天字在纸中间以进,诘之,对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宗喜,遂中选。寻举进士,累除太学录。元至元二十三年,用荐者言,授杭州路儒学教授,迁浙东道按察司知事。...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玄景穷阴候,春林早着花。
素妆临晓镜,红粉涴轻纱。
胜赏怀京洛,吟情轶永嘉。
同年君是早归人,多羡乾坤自在身。
客舍歌残朝雨后,扁舟兴尽雪溪滨。
渊明入社何妨酒,摩诘怀乡只为亲。
壑谷周遭万玉妃,当时茅舍映疏篱。
只今便作槐堂看,不问南枝与北枝。
廿载论□稔,闲中屡盍簪。
北来凝望眼,西□报归音。
□好空遗墨,人亡不问琴。
雪楼之中有至人,手持一卷《黄庭经》。
闲居无事心太平,审能行之可长生。
鼠须吐英玉螭蟠,山阴书仙脱尘凡。
古人志道义,但觉利禄轻。
朝市亦足隐,何必求郊坰。
论心不论迹,乃称人物评。
邓君名谱系,邂逅软红间。
解组邮京阙,题舆向峄山。
秋清行色好,地僻宦情闲。
百里栖迟别驾才,好风飞下鹤书催。
扁舟扬子江头去,两雁御儿溪上来。
驿路相望秋月照,邦人专待使星回。
楞伽古木山门前,下有山石摩苍天。
道林卓锡旧种此,仿佛于今八百年。
皴皮刳腹不自爱,犹是童童一车盖。
冷淡根荄。
小春时候,两蕊三花。
栽向西湖,移来东阁,一任安排。
奇绝曾闻海外游,瘴乡安适等中州。
六韬三略传书出,二广重湖宦辙周。
广将来从元帅府,杜陵吟到岳阳楼。
要教岭海瘴尘清,胆气凌空身可轻。
北阙肆颁温诏语,南州欣见老书生。
马卿谕蜀惟传檄,裴相平淮不□兵。
缥缈楼台十二阑,举头人在凤池班。
天风不隔寻常眼,辰极长依咫尺天。
更点分明关政事,规模雄丽厌江山。
旅食京华两载同,钱唐邂逅苦匆匆。
曾将漫刺投铃下,又报危樯过浙东。
天阔云飞俱暮景,雪凝冰冱易春风。
万里同晴八月秋,耆英想像洛中游。
相逢笔底翻三峡,共诧人间有十洲。
舞袖卷回云又过,禁钟催散月还留。
春雨松楸望眼赊,春城杨柳舞腰斜。
四千里地江南客,五百风光陌上车。
儿为归迟稀遣信,仆多愠见苦思家。
满城风雨怕催租,赖有诸贤素望孚。
农色载颁新号令,毗陵犹颂旧规模。
江山入眼马蹄疾,南北关情雁影孤。
总是江南倦客,君平到处生涯。
老去黄尘没马,襟期付与莺花。
采黄花、自斟清醑,南山人在何许。
浮生聚散云萍似,消得几番寒暑。
些个路。
容斋平日,一身用舍系安危。
儿童走卒皆知。
谁料鲈鱼江山,忽忆故山薇。
移住还瀛洲。
天槎去莫留。
数归期、已过中秋。
前日是中秋。
婵娟为我留。
画图间、主劝宾酬。
回首章台路。
又一番春事阑珊,满帘风絮。
郭外谁家闲院落,别是壶天意趣。
白雪楼前清昼,新来喜事连绵。
朱明绿暗麦秋天。
绣衣何日去,丹荔已香传。
人生南北如歧路,相逢自怜不早。
倾盖班荆,分灯并壁,吟卷笔床茶灶。
交情古道。
庭柯一叶炎曦淡,秋光宦情相似。
驷马争驰,千帆竞送,不羡纷纷时辈。
随缘赋禄,庆官府清明,纪纲兴起。
班荆倾盖当时事,回头屡更寒暑。
倦翼才还,苍颜易得,零落江陵千树。
相逢冷署。
太平元夜好。
鳌山宴彻,祥烟凝晓。
端正婵娟,为我玳筵留照。
浙江回棹处。
急流勇退,冥鸿高举。
出昼迟迟,不为虎丘留住。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
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
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