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老

元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出为湖广儒学提举。时人重其学行,称樵水先生。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诗僧百丈来,复作五台别。
丁然振金锡,桂子落秋雪。
山空白雪闲,风息万籁灭。
采采岩下菊,菊老花压地。
泉露飘我衣,撷英不盈袂。
铮然松子落,林下远风至。
自见南楼月,频频梦楚州。
无端今夜雨,只作小山秋。
旴水曾游处,燕城独眺时。
雁来惟我在,叶落只白知。
风雨连今昔,江湖重别离。
石田海上秋不热,抱琴入山翠如簇。
白云一榻流水深,独对青松结茅屋。
西风唤起泥涂身,野冠未见天上人。
绵绵江上草,郁郁庭中柯。
人生不相知,有如东逝波。
食杏犹苦酸,食梅当若何?
衣褐犹苦寒,衣葛寒更多。
十载宦京辇,田园就荒芜。
兹焉拟归耕,休马南山隅。
举酒树色动,莺燕鸣相呼。
少年处山谷,壮岁游京师。
性本猿鹤群,焉能牛马驰。
曩有采薪忧,挂冠愿为医。
狂风卷茅屋,遥见溪上山。
人生有遇合,离别何足叹。
黄鹄将西归,临水振羽翰。
西山三月春,万物好颜色。
鸟啼自宫商,花开各红白。
滔滔东流水,千里在顷刻。
园林步春晓,芳径澹已开。
日出露未晞,孤吟池上台。
虚阁纳翠光,砚寒欲生苔。
麦熟天乍热,开轩理瑶琴。
兹晨有客至,一径苍苔深。
日出树影倒,旷坐分绿阴。
清晓抱绿绮,来就夫君弹。
夫君久已出,野水流花间。
石涧度微雨,秋生湖上山。
华楼突兀摩苍天,青吟飞上神飘然。
虚阑六曲拂云起,莲峰千仞当尊前。
晴岚带雾结秋色,修竹过雨鸣寒泉。
曾将秋信报人知,又与西风泣别离。
病绿滴残犹有泪,题红流去更无诗。
旧巢凤冷朝飞远,古井金寒晓汲迟。
三月韶光天气清,游丝舒卷太无情。
微飘帘幕当春昼,乱扑亭台似雪晴。
醉脸欲吹新燕弱,舞腰初软落花轻。
竹寺西轩共听琴,杏花犹记紫囊吟。
溪山老我扁舟兴,风雨知君万里心。
沧海夜潮银汉湿,蓬莱春树碧云深。
几叶梧桐暮雨收,彩棚尊俎候牵牛。
青鸾西去瑶池冷,乌鹊南飞碧水流。
屋角月明三尺竹,河边云湿数星秋。
玉署芸香课石经,江湖无复旧诗名。
日移宫树春怀友,花落天阶晓听莺。
沧海料应流不尽,白云安得与同行。
琪树花生禁漏迟,金茎月色近书闱。
白云入水春无迹,银汉横空夜有辉。
竹静似闻苍玉佩,松寒欲傍绿荷衣。
射宫围棘断经过,闲却秋声太液波。
风定碧帘闻禁漏,夜残银烛见星河。
仙人共对青藜杖,词客孤眠白玉坡。
瑶编初进侍清光,日丽龙池昼刻长。
堤柳染成春水色,宫花并入御炉香。
金壶洒露层阶滑,玉碗分冰广殿凉。
昔访蓬莱馆,春烹芍药牙。
重来寻竹径,久坐落藤花。
君欲鸣瑶瑟,予将拾紫霞。
奉君七宝凤凰之绣柱,五色麒麟之锦囊。
王母九霞觞中之酒,秦女万缕炉中之香。
去年红花今日开,昨日红颜今日老。
三山星斗高贴天,三山潮汐走百川。
张公平生饮中仙,襟度脱落神飘然。
三山神人不敢友,天风吹度金鳌颠。
当年绣斧出九天,倏如白云下长川。
千峰收雨作秋色,至今梧竹吟寒泉。
熙台重来又三载,干将出匣光不改。
大风卷地沙尘昏,十日不得一出门。
眼中俗子浩于海,思欲一见云中君。
云中之君玉为节,廌冠峨峨照晴雪。
吾闻金华之山东南峰,石壁巉起如飞龙。
沧溟盘礴几万里,但见扶桑日影倒挂金芙蓉。
山中仙人古愚老,青霞落落云间松。
儿时见月欲上天,昆仑独往三十年。
山深染得秋水绿,所思忽到梅花边。
萤灯照雪心炯炯,危坐空斋似禅定。
晨光海上来,云气升万壑。
鸡鸣落花中,残钟度城郭。
庵僧戴星出,我自饭藜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