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淸末民国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长菴,改字伯潜,字伯潜,号弢菴、陶菴、橘隐,晚号听水、沧趣。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宝琛年十三岁,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进士,...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胜地如胜朋,习处不知宝。
一从别后忆,反覆无不好。
城隅一撮土,见我少还老。
花朝无一花,却造花之寺。
佛扃僧亦去,荒寂可吾意。
喜无城郭遮,西山青到地。
街西三寺无一存,慈仁独以松留痕。
双松成三久代嬗,望古销尽渔洋魂。
山光满镜昔登阁,戒公息叟遗孤墩。
谪仙非谪乃其游,坡公故是仙者流。
谷神出世八百秋,禁网所脱声画留。
陶斋好古苏斋侔,梁髯新来趣命俦。
卅年不见江亭雪,老顾犯寒迹前辙。
城南冷人得两三,联句僧窗慰孤孑。
西山入云怪相避,乾苇戴花愁压折。
山好半在树,树多能作岚。
峰回磴随转,深翠藏龙潭。
潭小却不涸,酌之冽且甘。
昔为岫云游,到寺已昏黑。
那知山门外,双松翠交织。
宸题引入胜,云日与绚色。
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
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
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
一年两会近成例,今我来思乃骑岁。
除夕倾谈漏且阑,元旦君先以诗至。
闭门歌哭取自养,瓠落无容岂忘世?
浣花味谏并一炉,日冶万愁铸为字。
山人捉入官,山水跃过屋。
崩岩破云下,压倒数行竹。
溪沙或改道,岸蹊欻成谷。
风吹尘沙如黑烟,城郭惨澹飞纸钱。
弥天心事一棺了,丹族此去无日还。
为臣独难古所慨,谢安裴度宁非贤?移山逐日老不给,矧更百虑镵其天。
沈阴积成雨,通夕风怒鸣。
蓦思水上村,飓发霪潦并。
居人念客子,畏寒何所营?
夙驾就馆餐,夜炉对书檠。
出门何所诣,款段西复西。
同年存张侯,孤僻与我齐。
岂无向晨星,落落天各涯。
老妻西湖归,自诧晚有福。
怜我尘土中,肝膈失山绿。
谁知一秋梦,长在南溪曲。
隘巷车辚辚,知是沈十二。
入门便说诗,晷尽炳烛继。
坐月绿净亭,此景犹梦寐。
海荷开且阑,张叟病未已。
一樽岂或尼,坐见凉风起。
颇闻休假中,诗卷自料理。
弱冠始昏宦,常依甥馆居。
老窃冰清誉,亦挈女婿俱。
衰壮每相笑,不必定异趋。
墙东锄为园,筑榭坐风月。
贪凉眠复迟,病肺例秋发。
所欣新种竹,足雨竿竿活。
向日冷官爱冷花,秋近城西常驻车。
住僧养菊待客选,载归重九犹含葩。
菜畦豆架纷无数,老我重来选花处。
卅年蓄泪来观荷,南泊渐淤花不多。
单车犯雨就北泊,但见葭菼风挼搓。
柳翁圭翁携手处,破船偃岸虚清涡。
国花堂下花如锦,展禊年年就花饮。
不知花萎自何年,别梦绕花垂卅稔。
数丛无乃孙子辈,稚干柔条讵尤品?
乾嘉以来盛觞咏,忍使流风到今寝?
或云辇致贵家园,朱邸潭潭谁与谂?
榜题未改堂庑尽,万事黄粱同一枕。
慈仁寺燔行十稘,突见丹碧成崇祠。
虬松两三犹旧姿,自我不见常汝危。
身历浩劫兀不知,却对霜鬓怜吾衰。
东坡六十一,始规白鹤峰。
明春乃落成,我龄适与同。
屏居越两纪,一壑甘长终。
襁褓为兄弟,廿载相扶将。
自为仕宦驱,乃各天一方。
吾归汝却出,欢短悲日长。
交阯铜柱折,缅亡亦随之。
夙疑国大患,或在西南陲。
徙薪策不售,两纪空赍咨。
郎潜垂卅年,一麾乃万里。
过家屡逾假,临发却复止。
汝老顾自忘,怜我劳未已。
华山碑碎剩拓本,鼎立海内如三峰。
选楼退庵各据一,苦较先后相雌雄。
中更燹劫百载近,神物隐现谁能踪?
庸知化工巧作合,英粲以类来相从。
仲昭洵令子,温粹含清英。
珵美不自襮,澄观瞭八瀛。
昨从上京归,墓田亦已营。
及身不相就,失君还自来。
轩窗积尘寸,一一为我开。
撑胸郁梁栋,吐地成楼台。
去年海南逢岁朝,鼓钲爆竹声通宵。
昨夕村沽集昆仲,雨止卧听风潇潇。
家居两纪尊行尽,病足无诣非宣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