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


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


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我本畏酒人,临觞未尝诉。


平生坐诗穷,得句忍不吐。



吐酒茹好诗,肝胃生滓污。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吾诗郁不发,孤寂奈愁何。


偶尔得一语,快如疏九河。


黄流舞浩荡,白雨助滂沱。

病癖无堪吾懒书,交亲情分岂能疏。


深惭烟际两鸿雁,遗我罾中双鲤鱼。


故国青山长极眼,今年白发不胜梳。

神心洞玄鉴,好恶审薰莸。


云何反自诳,闵默还包羞。


今辰仲冬节,寤叹得隐忧。

怜君多病仍经暑,笑我微官长坐曹。


落日东轩谈不足,秋风北棹意空劳。


懒将词赋占挂臆,频梦江湖把蟹螯。

诗肠隐隐转饥雷,春困无人与唤回。


强续新诗终不似,空传衣钵向黄梅。

先生笔势挟风雷,春色先从笔底回。


却笑粗官成漫与,望林止渴竟无梅。

伐山万鼓震春雷,春乡家山挽得回。


定自君王思苦口,便同金鼎荐盐梅。

衰残每苦病相缠,粗喜今年胜去年。


未说清樽酬烂醉,且欣高枕得安眠。


风尘不报边烽入,圣泽频闻好语传。

剪竹缠金大于掌,红缕龟纹挑作网。


琼酥点出探春诗,玉刻小书题在榜。


名花杂果能眩真,祥兽珍禽得非广。

老病懒作书,行藏诗上见。


一心不相忘,千里如对面。


我已八十翁,此身宁久绊。

雨蹙江涛壮,天含暮霭低。


年华添老色,风物似年时。


富贵浑无念,情怀不到诗。

俗坌猬毛奋,老倦龟壳缩。


闭门自著书,此外百无欲。


试将双鬓比,我白君尚绿。

久雨新霁如发蒙,嫩月出海来屋东。
开轩静听百虫语,清光入沼翻帘栊。
白日劳劳生万事,不如淡月含冥蒙。
儿时月露与风云,半世词场罢策勋。
老子今年新有兴,良朋嗔我久无文。
不妨翰墨鸣斯事,聊遣篇章记所云。
和氏得荆璞,眩走数百舍。
谓足奉至尊,过眼不售价。
有时置箧笥,光彩忽惊夜。
步出山前坂,遥望徒惊心。
下无百尺流,上无千岁林。
至人有遗言,三叹金玉音。
石洞谁穿薜荔封,玄云宫阙远闻钟。
万松风奏笙簧杂,叠嶂天开锦绣重。
久住定应凡骨换,偶来忘却病身慵。
平原闲极目,往事不堪论。
九里山如旧,长河水自喧。
天浮芳树杪,春入杏花村。
朝来东北风,吹我庭前树。
德音从风来,飘然下尺素。
书中何所言,遭时病沉痼。
归雁迨青阳,所至会有期。
江鱼赴东海,迟速安可知。
人心非鱼雁,卒卒如飙驰。
海客乘槎上紫氛,清明时节雨纷纷。
虎牙铜柱皆倾侧,水尽天南不见云。
一百五日寒食雨,风光别我苦吟身。
尚书气与秋天杳,同是天涯沦落人。
寒食家家出古城,满川风雨看潮生。
八千里外飘零客,起向朱樱树下行。
昔藉梨花作寒食,孟光举案与眉齐。
越裳翡翠无消息,夜合花开日又西。
慈母年高鹤发垂,乡书无雁到家迟。
初过寒食一百六,一日思亲十二时。
台州地阔海冥冥,人踏金鳌背上行。
独在异乡为异客,无花无酒过清明。
残花怅望近人开,不尽长江滚滚来。
寒食清明都过了,鹧鸪飞上越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