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欹枕婆娑两鬓霜。


起听檐溜碎喧江。


那边玉箸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

乱云扰扰水潺潺,笑溪山,几时闲?


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


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



倦游回首且加餐。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


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

浩歌曳杖出柴扉,不管三更露湿衣。


拟看林梢残月上,偶逢浦口断云归。


惊鸿脱网寒相倚,饥鹘思巢夜亦飞。

畏人重禄难堪忍,阅世浮云易变迁。


徐步当车饥当肉,锄头为枕草为毡。


原无马上封侯骨,安用人间使鬼钱。

丁未同升乡里贤,别离寒暑未推迁。


萧条羁旅深穷巷,蚤晚声名上细毡。


碧嶂清江原有宅,白鱼黄雀不论钱。

看除日月坐中铨,一岁应无官九迁。


葱韭盈盘市门食,诗书满枕客床毡。


留连节物孤朋酒,恼乱邻翁谒子钱。

大江东西湖南北,鹄袍学子森如竹。
何人开口不伊川,阿谁初道此水源。


清纯先生刘夫子,冷笑俗儒钻故纸。

醉吟处。
多是琴尊,竟日松下语。
有笔床茶灶,瘦筇相引,逢花须住。

射策人如射利忙,岂知世有古来妆。


汉庭儒半坏科举,天下士宁论国乡。


但诧高标广寒殿,谁能更读善和坊。

倾城迎侯锦归忙,儿女鲜衣妓晓妆。


龙首榜来春满郡,鸡栖车已夕还乡。


团司局结慈恩寺,一炬灯传旧弼坊。

孤舟越客吟,万里旷离襟。


夜月江流阔,春云岭路深。


珠繁杨氏果,翠耀孔家禽。

客里送行,萧统楼头,且尽一杯。
正节近清明,柳丝渐长,时逢上巳,燕子将来。
兄往淮阴,弟游河北,两地翻飞立马催。

江城小馆共飞梅,笑值高楼向夕开。


百鸟投林天未暗,万山戴雪月将来。


盘堆藕蔗供我饮,字绾龙蛇待律猜。

君归呼,君归兴不孤。
谢朓澄江今夜月,也应忆著此山夫。

吾乡南渡有儒真,二百年来两绝伦。


继圣乾淳绵道统,代言炎绍冠词臣。


紫阳山可搜遗老,白玉堂堪踵后尘。

趁潮小缓转船头,不枉湖山十日留。


喜得阎徐二学士,为传佳句过中州。

独向水亭坐,未闻诗友来。


入城还偶遇,下马与同回。


各已泥双屦,终难致一杯。

四十青春七十翁,客楼时得一樽同。


子将仕矣云霄上,我合归欤涧谷中。


凉夜岁星守南斗,丰年江国喜西风。

人物遥从泮水看,眼中乡里旧衣冠。


江鸿终拟登逵路,海鹄还应爱羽翰。


九日黄花聊对酒,千山红树正凭栏。

归心常共知,归路不相随。


彼此无依倚,东西又别离。


山花含雨湿,江树近潮欹。

狂朋探喜到窗纱,敢袭宏家乐府夸。


绣笼香烟荀令室,华灯髻影子于家。


让山先识湔裙柳,白傅原知拂面花。

人生如浮云,散在天一涯。


天涯又飘泊,浩荡成离披。


风吹一朝合,聚会岂有期。

黄门清楚客,于于手一册。


大哉称皇言,褒衮何烜赫。


先德以流光,子道益辉煌。

白面青巾拉马随,数程情义自相依。


而翁高士髻年契,不受人间爵禄縻。

岭南风景天下稀,山水眼前真崛奇。


向来有客恣游赏,可是毗陵卞式之。


振衣爱上番山秀,寻仙再挹浮丘袖。

四月燕山雨雪寒,省郎多病复辞官。


路经海上三神岛,兴在仙人九转丹。


玉洞桃花留笑靥,沧江秋水湿渔竿。

湘国题诗赠使君,襄阳归马踏归云。


垂鞭此日斜阳道,泪雨遥凝汝水坟。

多君真有子,患难自能将。


儿戏劳三尺,悲酸尽两行。


旅途堪强饭,归路更烧香。

故里三年别,风波此日归。


天倾身蚤贱,道在怨应希。


秋叶霜飞冷,滩声夜听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