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小郎滩下大郎滩,伯仲分司水府关。
谁为行媒教作赘,大姑山与小姑山。

滩声十里响千鼙,跃雪跳霜入眼奇。
记得年时上滩苦,如今也有下滩时。

回头身忽在树杪,一览千山万山小。


怪崖不落欹欲摧,令人仰看怯眼开。


小亭解事知侬倦,翼然飞出青山半。

人语相闻数尺间,其如滩恶费人牵。


已从滩下过滩上,却立前船待后船。

年来年去为谁忙,三伏炎蒸忽变凉。


阅世谩劳心悁悁,怀人空得鬓苍苍。


诗篇眼界何终极,道学心期未遽央。

平湖渺空阔,积水暮生寒。


但见绿千顷,不知深几竿。


人间元迫隘,世路足艰难。

未识南湖景,遥欣二子游。


赏心并胜日,妙语逼清秋。


剩欲携书卷,相将买钓舟。

儿时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尽有踪。


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


熟知旧事惟邻叟,催去韶华是暮钟。

客子家山亦此峰,可堪投宿听疏钟。


旋沽村酒开霜柿,欲访禅扉隔暮松。


乡信写成无便寄,寒衣著绽倩人缝。

垂髫登巘捷于飞,岁晚重来脚力微。


壹死壹生群从少,某丘某水几人归。


即今秉烛游清夜,自古无绳系夕晖。

念念思归身欲翰,旧题无暇遍寻看。


故人尽入黄泉路,远客空登乌石山。


休起痴心乘九鲤,莫劳病眼望三韩。

海国山四围,繁华坐消歇。


楼观沉夕阳,鸿雁下秋色。


水边无丽人,石上多古刻。

云起乌石峰,雨洒紫溪岭。


孤馆如山深,愁人觉宵永。


灯花剪复开,风竹乱不整。

千尺青莲座,烟霞拥地灵。


山川几緉屐,日月两浮萍。


鸟没天垂海,龙归水在瓶。

千缕袅茶烟。
消受松风一榻前。
小雨初收帘试卷。

秋风送暑夜光寒,高会依然似子桓。


弹指仙凡相隔易,称心人月并圆难。


樨香客里新诗卷,潮满天涯旧将坛。

野马尘埃眼底忙,填胸百感正茫茫。


寻秋借遣愁如海,乌石冈头看夕阳。

宿云台下旧丛林,忆昨从师听梵音。


灯影夜窥猿鸟近,茶烟风扬薜萝深。


萧条香界栖禅处,寥落空门叹逝心。

不度丹芳七七盘,非缘杖屦厌间关。


要留来岁高风便,兄弟成行过此山。

岁晚归来日,苍枝忽转东。


神龙能护法,日夜吼天风。

西方金粟身,仁立双林下。


给园无秋风,布地却非假。

砚垢须频涤,何如只洗心。


纤尘浑不染,顽石变黄金。

凭阑见西山,满目青历历。


太白如可招,三美无花笛。

三面连高竹,苍凉画亦迷。


道人参玉版,窗下说曹溪。

绿阴坐昼寒,林深不知路。


子熟定何时,山中雨如雾。

月到南轩外,中庭可一方。


开门才放入,满室白毫光。

青天堕玄云,万古收不起。


毋劳一点头,已悟二生理。

乌岩有约足禅栖,海市蜃楼路不迷。


为问松花曾几树,法轮未转钵先携。

白日青崖烟雾生,深林绝涧少人行。


残年乌石泷头路,听得山猿第一声。

万石崩腾互犬牙,两山盘沓欲横遮。


泷流直下三千尺,不见船头见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