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前者途中一相见,人事经年记君面。


后生相动何寂寥,君有长才不贫贱。


君今起柁春江流,余亦沙边具小舟。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


取材苍梧野,在楩楠豫章。


督以给事臣,若曰伯善行。

故园衰草带荥波,岁晚知如君思何。


轻橐归时鲁缟薄,寒衣缝处郑绵多。


万人都督鸣骝送,百里邦君枉骑过。

陈翁自解西川事,里社浮沉十馀岁。


家中丈室呼已宽,门外扁舟多不系。


春花秋月长有馀,石湖虎丘恣所如。

蓟苑离尊黄鸟飞,仙郎行思在庭闱。


书来姑蔑春云远,诏下承明夕宿稀。


焚草尚传三殿疏,看花应试五时衣。

一炬丛祠逐楚瞳,令君独有狄家风。


从他愤惋难为报,与说咸阳三月红。

十八娘红生荔枝,蚝房舌嫩比西施。


更教何处夸三绝,为有畲郎七字诗。

愧君虚号谪仙人,一点仙源觅未真。


可为出山呼小草,山中久自有风尘。

天许青山换布衣,却防诗社畏金绯。


屠郎鼓吻徐郎笑,满载五湖明月归。

七子中原雅唱酬,向余何事晚方求。


但教寻得河源路,天柱昆仑在上头。

美人曾寄红珊瑚,相见仍投明月珠。


十五秦城偿不得,老夫无计且卢胡。

五柳柴桑比更青,新诗字字敌山灵。


知君不爱郎官宿,爱向江湖唤客星。

朝济越江帆,莫投冶城郭。
寒日衣上残,微霜草头落。


城南种柳春复春,几度经过忆故人。

江门春雨忆皇都,个个先生六十馀。


必有嘉言告当宁,他年应得史臣书。

各留一影落堪舆,叹息乾坤几丈夫。


脱赠藤蓑君亦爱,江门春雨忆皇都。

西山对面说河图,远志谁将小草呼。


今古圣贤不同调,各留一影落堪舆。

当时不出意何如,得丧难逃真数书。


更忆往年张学士,西山对面说河图。

也曾收拾定山书,三月天曹谢事初。


见说定山长在病,当时不出意何如。

列位登青琐,还乡复彩衣。


共言晨省日,便是昼游归。


春水经梁宋,晴山入海沂。

都门柳,青青一似腰间绶。
千叶皆含雨露恩,一枝偏入行人手。


行人初辞丹凤台,买船龙湾明日开。

青年射策成名早,文采风流出人表。
校书闲雅在銮坡,染翰优游趍凤沼。
扬历清华岁月多,九重天上沐恩波。
吴侬呼剑每通神,铸作由来极苦辛。
天下纵无增价士,夜中须有识光人。
即今况蹑青云地,何日重翻紫陌尘?
令弟两街清显甚,定应携手接星辰。
长年京下送人归,初及扁舟指翠微。
岂意遂闻鸿鹄操?
却须同制芰荷衣。
清江碧树重重见,紫燕黄鹂处处飞。
二圣恩深念老臣,许从休退乐伊滨。
重观景物皆尘迹,喜见居留是故人。
林下放怀无检束,樽前道旧长精神。
解衣夜泊灵山巅,胡床待月松风前。
已令圆顶具白毡,更促方屦收青编。
茶瓯过眼见樽俎,蔬箸放手罗廿膻。
郎官归省诏初颁,玉佩锵锵晓出关。
日下暂辞金马署,梦中犹忆紫宸班。
孤帆破浪飞晴雪,五老横空拥翠鬟。
玉陛朝辞出凤城,故乡归去几多程。

褒膺紫诰恩波渥,贲及黄泉宰木荣。

路指岘山凉雨歇,帆开潞渚晓风轻。

花开陌上蝶初飞,瓜代三年缓缓归。
洱水春晴舒昼锦,南云采映舞斑衣。
青毡宦味君尝好,白首穷途我愿违。
酒扫林庐理旧书,某山某水足嬉娱。
尚应馈醑虞庠礼,谩入耆英洛社图。
花里醉眠从客去,竹间移步遣孙扶。
几年南北声名,有纯孝子骞苗裔。
逃儒自爱,翛闲天赋,神仙标致。
归隐东湖,醉游南浦,满襟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