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雪崦梅村一径斜,茆檐烟火两三家。


眼明见此幽栖地,却恨吾庐已太奢。

策蹇渡桥春雨馀,乱山缺处草亭孤。


不知何许丹青手,画我当年入蜀图。

昔见雷子之小篆,今见雷子之墨竹。


节瘦已似蛟龙孙,叶暗曾无凤皇宿。


江翁得之尤爱怜,作诗写意酬双轴。

蜀人捣玉屑,楚客调金粉。


制笺君有赠,草疏我无蕴。


宜书杨雄辞,莫写屈原愤。

老包曰岳岳生鼎,二人画虎通神明。


凡为一虎不知价,钜公贵士珍其名。


死来年深搜索尽,何意好事识尤精。

三得澄心纸,吾尝再有诗。


粗能条本末,不复语兴衰。


堪入右军迹,惭无幼妇辞。

白鹭画双素,粉毫幽趣多。


翘沙依折苇,刷羽对衰荷。


浦思悬秋壁,江情忆钓蓑。

天畀村翁一段奇,发函虹气贯茅茨。


肯移金鼎调元手,为作玉龙檠雪枝。


绝艳从教百花妒,秘藏莫遣六丁知。

西来万里浣花笺,舒卷云霞照手鲜。


书笥久藏无可称,愿投诗客助新编。

闽山草木未全春,破颣真茶采撷新。


雅意不忘同臭味,先分畴昔桂堂人。

草枯霜落秋风高,中山之兔初长毫。


天姿狡健雅善走,韩卢宋鹊纷腾逃。


帝居深沉九重里,何自得此山林意。

宣和天厩多清新,肉鬃汗血皆翔麟。


圉人牵来赤墀下,宸笔落纸亲传神。


非行非立非驰逐,独写腾身前举足。

蟾影寒升白玉京,浩然天地一壶冰。


瘦筇肯倚琼田立,应念瑶台十二层。

秀韵凌虚玉鍊颜,苍官偃亚碧琅玕。


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庭风露寒。

惨惨墨株龙首蜷,离离翠竹凤毛鲜。


一时妙笔能兼致,千古清风有永传。


沧海钓鳌谁是客,银河载石故能仙。

修竹江南好,平居有所思。


清怜霜后树,繁爱雨中枝。

流水花间过,长松石上生。


烟霞开古色,风雨送秋声。

家在柳塘,榜挂方壶,图挂黄山。
觉仙峰六六,满堂峭峻,仙溪六六,绕屋潺湲。
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只在吾庐寻丈间。
老可筼筜谷里游,大苏清梦绕黄楼。
传神今有真仙笔,分得彭城一半秋。
重重晴影覆窗纱,仿佛潇湘水上家。
帝子不来秋已暮,飘摇鸣佩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