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弹琴江浦夜漏永,敛衽窃听独激昂。


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



自从郑、卫乱雅乐,古器残缺世已忘。

风琴秋拂匣,月户夜开关。


荣启先生乐,姑苏太守闲。


传声千古后,得意一时间。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祥哀已逾月,遇子弹鸣琴。


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


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

人闲溪上横刳木,素琴寒倚一枝玉。


吴王城畔锁深房,月下空弹孤雁曲。

向晚驱车出上阳,初程便宿水云乡。


更闻数弄神仙曲,始信壶中日月长。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惟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括子松,知几树,黛色遥遥入云际。
上人弹琴坐其底,十指引出七条水。


松清琴妙听者寒,松叶堆翠成高山。

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
二物各一处,音韵何由传。


无风质气两相感,万般悲意方缠绵。

挥弦作神仙,一曲海风凉。


多少枫林叶,无声到夕阳。


轩窗苔藓冷,衫袖苾刍香。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


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


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

瑞雪峨峨照金罍,主人置酒临高台。
座中有客操绿绮,使我徒御皆心哀。


寒风萧飒空堂里,一曲未终栖鸦起。

绿琴胡笳谁妙弹,山人杜陵名庭兰。
杜君少与山人友,山人没来今已久。


当时海内求知音,嘱付胡笳入君手。

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


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


湘水泻秋碧,古风吹太清。

慈恩上人好弹琴,昨者相遇龙门阴。


琅然为我拂苍玉,写作幽涧寒泉吟。


奔腾千丈瀑布落,忽转岩坳漱松壑。

无言先有韵,竹下坐弹琴。


忽尔清烦想,渊然思正襟。


听泉来石上,引露就桐阴。

溪树午萧森,因君理素琴。
乍将流水引,写作落霞吟。
别鹤飞何远,游鱼跃自深。
落日高楼席更移,朱阑粉堞拥参差。
山连象岭回成扆,郭带榕溪曲作池。
玉轸清商翻调古,华灯寒烬醉归迟。
儿时操弄到于今,今日寥寥太古音。
弹到无声方得手,听来如语只呈心。
瓶花上蚁兼香堕,研水涵龙逗海吟。
爱尔翩翩者,朱弦月下闻。
新声含涧水,逸响递流云。
为解幽人意,何妨夜漏分。
萧条桫椤林,一雨转清绝。
颖师净名室,孤影澹行迹。
棱棱木叶衣,瘦骭遮不没。
我性嗜鸣琴,抱琴夜共宿。
琴宜近水与高楼,琴楼构在池西曲。
炉香袅袅弦初更,泉水流滩漱玉声。
忽忽岁将晏,郁郁不自聊。
况兹霜露集,惊飙振寒条。
之子从何来,携琴□衡茅。
桃源晓色春茫茫,花气扑人和露香。
翠波溶溶泛晴阳,琼楼半露非烟长。
霓旌鸾佩杂花光,花光深处开琳房。
倚石调丝趁小雨,竹窗清越。
萧萧叶下,湘波夜寥泬。
为我鼓一再行,分明只雁,宵吟灞亭愁别。
怜君乘月访,露几拂孤琴。
乍觉泉分璧,翻疑鹤在阴。
凉飙侵燕幕,暝色变幽林。
我心寄山水,何处忆高人。
不觉虚堂上,玄音倍入神。
泽龙吟正歇,巢鹤倦方伸。
越冈之麓屋数椽,萧疏草树凉娟娟。
青山一角横竹牖,残阳半壁闻风蝉。
高秋过此不忍去,道人招手何欢然。
丹房昼静春风香,仙人隐几琴眠床。
客至呼僮瀹苦茗,兴来为我弹清商。
山水虚深道心古,鸥鹭澹远尘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