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畏霜风射眼酸,要登峰顶作奇观。


连天野水微生绿,隔岸官梅已破寒。


试共嵇康寻石髓,要随杜老逐金鞍。

士穷不作儒生酸,岁晚聊为物外观。


行脚僧从幽径出,集云峰倚半天寒。


且携几緉登山屐,胜走高门坐马鞍。

从此苍苔上,知难免屐痕。


竹风频扫榻,松月静开门。


要识宾中主,须寻郭外村。

寒食东风郭外烟,仙郎归去罢鸣弦。


三梁素冕辞双阙,五色黄麻下九天。


读礼更吹藜杖火,诵诗曾废蓼莪篇。

夙驾逾城廓,决策戒行游。


良朋欣屡集,积潦况初收。


鸣鸟盈芳甸,嘉树蔽层丘。

逶迤遵石磴,怅望别云松。
老僧不出户,斋阁自鸣钟。


钟声在山间,客子出山去。

遗墟那复辩,岩石但苍莽。


遐想嘉遁年,云霞结真想。


馀辉贲草木,秀句在穹壤。

城中望灵山,缥缈隔云雾。


沿回至山麓,山形始呈露。


大仰摩青穹,鸟道不可度。

开缄见月生幽思,清晓雨声翻屋来。


千峰古木啼猿处,空忆题诗坐石苔。

春游入古寺,息驾在山阿。


不饮杯中物,其如山色何。


泉声间钟磬,草色上烟萝。

楼压春城迥,山连晓雾寒。


身高百林上,兴绕一峰端。


盘踞开雄镇,登临耸钜观。

燕归何处,过乌衣门第。
一带轻烟隔秋水。
叹衫痕、晕酒琴语弦诗,三十载,尘世赏音无此。

家居只在仰山傍,自笑痴蝇冻守窗。


也解分身千百亿,从来一月印千江。

鹊尾炉香半未灰,古潭瞥地撼风雷。
单车陟降固劳止,万壑喧豗亦壮哉。
高廪正须端策验,应门已报送诗来。
优钵昙花几树开,宝坊作礼面如来。
竹边野衲参方至,龛里神僧入定回。
鹿女献芝依法苑,雁王衔果绕经台。
久怀名山游,偶宿翠微寺。
化城依宝坊,累劫即初地。
心空万籁寂,夜久众壑闭。
城市多违阻,官程喜接联。
平川移远棹,高柳俯长筵。
旧识王祥贵,新承董相贤。
川迥兼天末,帆开背日斜。
孤村依远戍,宿鹭聚寒沙。
病体樽深怯,清谈兴更赊。
细酌清歌动,微风锦缆牵。
居常惜萍梗,邂逅合留连。
古道低残日,冥鸿度远天。
忆从台省论交旧,踪迹江湖梦亦神。
渐觉重来知己少,相逢偏爱故人亲。
明朝揽辔之南国,□□□□□□□。
孤云欲作人间雨,流水空传物外声。
老柏倚岩高转瘦,寒花着雨坠还生。
彼修者禾,其穗七兮。
夐古所无,今感格兮。
岁在庚辰,利见大人。
简师本吾儒,学佛见阃奥。
开心涤尘滓,回首弃巾帽。
飘飘秋云意,凛凛霜柏操。
施地开金刹,神因结佛缘。
怪松盘獭径,古木护龙渊。
云裹春山乱,禽啼夜月圆。
箧巾时捡燕峰书,白下多年梦寐馀。
万里恩私犹未报,只应无路致区区。
五峰环拱宝坊开,栖隐金元几劫灰?
龙井药炉犹好在,朝山只为妙高来。
初闻如自解,及见胜初闻。
两鬓堆残雪,一身披断云。
道应齐古佛,高不揖吾君。
胜地滥陪冠盖客,方舟同泛水云乡。
西山雨霁岩峦秀,南渚风回兰桂香。
片石崔巍题雁塔,长桥缥缈锁鱼梁。
春日临门快一登,桃花新水浪纹兴。
自缘容接过元礼,岂有才华似茂陵。
锦绣江山侯作主,林泉麋鹿我为朋。
简师飞锡地,天外集云峰。
挐石松根瘦,歆窗竹影浓。
山寒侵坏衲,涧响杂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