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垂范远,吏部属辞深。
染翰著嘉尚,系言光德音。
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遂以为说,既失其本,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盖有之矣,伯夷是已。
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以孔、孟之可信而又辩之反复不一,是愈益可信也。
孔子曰:「不念旧恶,求仁而得仁,饿于首阳之下,逸民也。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
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穷隐处兮窟穴自藏。
与其随佞而得志兮。
不若从孤竹于首阳。
班固人表吾尝疑,第一武王二伯夷。
我谓伯夷可第一,武未尽善宜二之。
退之第一唐文人,希文第一宋辅臣。
古今一理是纲常,范笔韩文妙发扬。
公卧首阳原不死,春风岁岁蕨薇香。
小楷青州三绝碑,复还范氏事尤奇。
不知百世闻风者,更有何人似伯夷。
孤臣生死总堪悲,文一时兮谢一时。
未得黄冠方外去,先题处士墓前碑。
绝粒休惊汉使能,尚留旃雪慰心冰。
若云当日私胡妇,或似他年忆李陵。
义不为臣何地留,偶逢秦事未全酬。
幸教东海容高士,绝胜西山指暴周。
石室殷忧能几时,五湖千载诵鸱夷。
要从失意催回首,早向扁舟订夙期。
谁使荀卿得晋归,释累成好事诚稀。
两无德怨知何报,惟有臣心弗敢违。
堂阜曾羁天下才,春秋从此霸图开。
当年九合成何事,空使三薰鲍叔来。
狂愿为奴人久遁,泣羞近妇我宜歌。
玄禽举目依天少,白马伤心尽日多。
二老同归一老回,渔竿马首共徘徊。
已知义士应扶去,何事先君未葬来。
避纣穷居北海滨,归来端为有仁人。
武王不听车前谏,饿死西山志亦伸。
一日无耻,不可以居。
上帝降衷,毁败是虞。
清风万古何曾死,愧死当时食粟人。
天生灵物寄我体,可惜秽弃同埃尘。
清风百世希文老,一字流传今是宝。
姬周羞采薇,神农忆深谷。
叩马惊太公,扬□远黄屋。
逃国衣冠同揖让,采薇歌曲忆羲皇。
齐桓竞霸雄风尽,唐帝征辽故垒荒。
才智云兴方应运,黄农歌罢已捐生。
西山岫耸当年绿,滦水波流万古清。
万古君臣存叩马,两人心事遂逃名。
瘦癯亲炙当时貌,顽懦应兴此日情。
荒榛合㳫山间路,颓壁阴森雨后苔。
悴貌入来方暂拜,名心相对已潜灰。
宁止一言旌义士,欲教万古劝忠臣。
颂声益与英声远,事迹还随墨迹新。
韩范不时有,此心谁与论。
四海如在鼎,谁能救将烹。
周武从天人,戎衣举仁兵。
卓哉孤竹两弟兄,崭然一饿高千古。
为忠臣,为孝子。
求仁亦何怨,清风千万祀。
昌黎述玄圣,雄文剧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