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香熏罗幕暖成烟,火照中庭烛满筵。


整顿舞衣呈玉腕,动摇歌扇露金钿。


青蛾侧座调双管,彩凤斜飞入五弦。

重赐弓刀内宴回,看人城外满楼台。


君臣不作多时别,收尽边旗当日来。

威容难画改频频,眉目分毫恐不真。


有诏别图书阁上,先教粉本定风神。

胡马悠悠未尽归,玉关犹隔吐蕃旗。


老臣一表求高卧,边事从今欲问谁。

四海无波乞放闲,三封手疏犯龙颜。


他时若有边尘动,不待天书自出山。

老作三公经献寿,临时犹自语差池。


私从班里来长跪,捧上金杯便合仪。

御马牵来亲自试,珠毬到处玉蹄知。


殿头宣赐连催上,未解红缨不敢骑。

催修水殿宴沂公,与别诸侯总不同。


隔月太常先习乐,金书牌纛彩云中。

相感君臣总泪流,恩深舞蹈不知休。


初从战地来无物,唯奏新添十八州。

山川初展国图宽,未识龙颜坐不安。


风动白髯旌节下,过时天子御楼看。

使回高品满城传,亲见沂公在阵前。


百里旗幡冲即断,两重衣甲射皆穿。


探知点检兵应怯,算得新移栅未坚。

真宰无私妪煦同,洛花何事占全功。


山河势胜帝王宅,寒暑气和天地中。


尽日玉盘堆秀色,满城绣毂走香风。

何事挂冠客,至今留帝台。


红尘终可厌,青眼不长开。


春路半消雪,寒枝初破梅。

美疢交明晦,浮龄讵控抟。


宗盟一个弱,人赎百身难。


赐敛荣絺衮,临哀驻玉銮。

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


夙夜劳三事,东西止百年。


温辞联册秘,良史大都传。

古冢竟谁穿,虚传锢最坚。


玉鱼宵已出,石兽晓犹眠。


长夜俄看月,幽台不掩泉。

平凉坛西鼓声吼,伏兵大呼侍中走。
君王正喜边兵休,武将尽贺书生忧。


邠宁飞书夜半至,西平老臣先掩涕。

紫微垣里旧宾从,来向吴门谒府公。


奉使谬持严助节,登门初识鲁王宫。


笙歌隐隐违离后,烟水茫茫怅望中。

京江风静喜乘流,极目遥瞻万岁楼。


喜气茏葱甘露晚,水烟波淡海门秋。


五年不见鸾台长,明日将陪兔苑游。

命代生申甫,承家翊禹汤。


庙谟膺间气,师律动清霜。


钟鼎勋庸大,山河诫誓长。

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


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


旧宅已闻栽禁树,诸孙仍见丐征岐。

科等魁髦彦,文章压缙绅。


大权更将相,优宠极人臣。


还事至一品,享年逾七旬。

直道当年梗,清名万世师。


身闲心在国,迹退德高时。


警绝新诗雅,飞腾老笔奇。

韩画颜书世绝珠,铃斋时足奉驩虞。


跋题应命诚羞涩,不是跳龙卧虎徒。

注想尊元老,云亡叹哲人。


恤章隆上衮,哀挽出中宸。


史入经纶迹,文藏造化神。

仁皇求治始,公出冠儒英。


仕路知卿相,时名独弟兄。


两朝推重德,当世服纯诚。

哲人何永逝,天理此难忱。


子谨新遗札,家无旧赐金。


可传清白业,未足太平心。

早退轻高位,孤风振昔贤。


上思终不已,民望日依然。


荣宠三增秩,优游十换年。

晋朝城垒结愁云,播荡金舆此战氛。


事去苌弘犹有血,时危繻葛不能军。


冥鸿物外谁当篡,野鹤鸡中故不群。

筑坛辞将钺,分土继缁衣。


忌满名犹误,宜年报尚非。


离鸿哀断续,埋玉想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