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得入青山便掩扉,半因衰病半狂痴。
人前不尽三分话,酒后空哦几句诗。
膝下彩衣娱老母,案头黄卷付诸儿。
忠节看看老益强,江河谁谓斗堪量。
万家厚泽四时雨,到处浓阴一树棠。
稷契眼中调重鼎,巢由林下稳方床。

稚子烦君一一看,丁宁莫道好求官。


老来正要团栾坐,伴我秋风把钓竿。

选官选佛两悠悠,元不关人浪自愁。


洙泗生涯久春草,老夫作么晚回头。

平生陈无己,白首欠吟债。


未尝交马吕,况肯见章蔡。


附热生可鄙,中寒死亦快。

去去丹邱客,云山万叠深。


吟鞭驱瘦马,倦仆负孤琴。


芹水乡关梦,蓉峰故旧心。

为渠销瘦为渠愁,减却风流剩却羞。


得雨如投碧玉井,随风似堕绿珠楼。


医颊髓空无处觅,返魂香断为谁留。

次第花开次第飞,总堪饮酒与吟诗。


绝怜新绿光如沃,何必繁英尽在枝。

登高望神州,邈矣何渺绵。


西穷弱水涯,东极扶桑巅。


剑阁连蜀栈,幽都涉水天。

尽道楼居思不群,满楼山色翠纷纷。


高崖斜日含丹雾,碧嶂清秋起暮云。


江上卷帘通雨气,月中看剑动星文。

松庵道人写墨菊,幽兴宛在山岩中。


轩然苍石立苔藓,枝叶掩冉生秋风。


石傍扶疏出三本,土润根肥气深稳。

李侯昔牧黄岩州,骑马日向黄岩游。


黄岩山下多水竹,五月海气凌清秋。


李侯为政百不忧,濯缨日寻南涧流。

昔有姑苏张将军,百战起家身立勋。


太平老死筠州戍,孙子往往清而文。


继也芳年色白晢,未试征行已无敌。

黄山夜泊芦花滩,北斗垂天篷底看。

有客吴吟促我兴,调高上彻浮云端。

蛟龙侧耳海波静,猿狖无声山月寒。

章华芜没岳阳城,风月还从此地分。


目极洪流江接汉,胸吞大泽梦连云。


年丰栖亩粮盈野,士饱腾槽马轶群。

风流自古称张绪,诗句孰如孟景阳。


今日读书轻富贵,当家好处得兼将。

少年文誉老精忠,两著边藩屏翰功。


共把庙廊期大拜,可怜窀穸却先封。


风流自出尘埃表,事业当收简策中。

风流公亦是人豪,又被人间一浪淘。


莫把隙驹嗟世短,已看方岳得官高。


长才每信堪经济,往事回思自郁陶。

公于山水得前缘,买断鹅湖不费钱。


国论独高陈仲举,剑光犹恨左回天。


人间蕉鹿谁先觉,眼底金兰自合怜。

得归不归公笑谁,巴西羁客鬓毛衰。


文章谫谫曾何补,原委深深竟未窥。


五万买鞭缘外饰,再三求筮为中疑。

先生风致古英豪,枕流漱石烹溪毛。


汪汪学海人宏道,滚滚词源仆命骚。


汉最足称徐孺子,禹无能屈伯成高。

邹鲁丘墟几百年,仲舒起在退之先。


时逢叔季成何世,运到舂陵又一天。


贯道桥横泉汩汩,勘书台古草芊芊。

迤逦匡庐七十峰,天开形胜镇提封。


惊看刺史栽花处,留得淳熙讲道功。


濂洛远凭溪水接,华阳别有洞门通。

天南狼猎夜星高,屏翰真宜托俊髦。


时世可忧应学范,文章无补欲师陶。


高牙大旆谁先得,汗简微言我尚劳。

旧雨长安几局棋,星槎渺渺看先驰。


公方子翌居温日,我爱尧夫在洛时。


离合醉酲何处酒,行藏消息此囊诗。

回看初志欲何为,文事非长自可知。


清世山河公屏翰,白头霄汉我衰迟。


几年边报烦当宁,明日藩宣正及时。

陛前苦语犯龙鳞,朝退还遭丞相嗔。
连削六阶为下吏,只饶一死与闲身。
命天所付须安分,贫士之常莫语人。
向来大姓虐穷闾,千亩农田浚作渠。
黠吏鹰豪争攫肉,骄儿螂怒敢当车。
老丞嫉恶无容忍,直笔诛奸欲剪锄。
侍郎佛地位中人,一饭何尝不念民。
泾渭同流须有别,雪霜杀物乃为仁。
扬清可使贪夫愧,去恶能令善者伸。
棠木筠溪手自栽,竹湖又剖竹符来。
祖孙相望风流盛,父老驩传春意回。
拔薤莫须施辣手,泛莲似更欠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