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归辽老鹤怯长鸣。
孤影零丁。
缑山惆怅中秋月,逢人漫诉离情。

到来非俗境,一片隐心生。


晓雾沈山色,春禽和水声。


逢人多古貌,对语率真情。

诗翁远爱山峭拔,兴奇不忧霜径滑。


支溪独木掉手过,势落颠厓几七八。


翩然直到石门下,鬼斧劈山如劈瓦。

州将来从细柳屯,郡侯同饯古城村。


鼓笳直遣充前导,丝竹分随有赏尊。


勾曲胜游宁此过,轩辕遗迹到今存。

闲踏荒莱见断碑,依稀篆迹似唐时。


此中或是唐朝寺,问著山人总不知。

已知寒塞苦,爱上别峰间。


挂钵青松古,安禅白石顽。


尘何关只杖,乱亦到深山。

何事辽阳太守来,乱嘶五马向荒莱。


漫拖草履筇扶出,竟把山门雪踏开。


闲话无过四五句,寒泉连递两三杯。

千丈秋岩锦十层,去年著屐忆同登。


只兹一点清闲事,除却先生便不能。

煮穷塞石难充腹,几受刀圭不驻颜。


开到黄花辞绛阙,携将白发问青山。


渔舟尚可通源水,鹤羽何曾下世间。

未到岁除刚数日,何人骑马入山来。


欲从南越通消息,曾向东齐拨草莱。


屋里无过云片片,岩前依旧雪皑皑。

弟子如林汝不才,暮年犹得共徘徊。


酬恩莫过茅三把,尽孝惟须水一杯。


衰老久应拚谷底,是非曾不到云堆。

海角虚舟聊欲寄,深藏大壑亦空劳。


松根盘石生难直,水势依崖声易高。


谩说一枝能自稳,便教三窟竟何逃。

休道寻山山未深,冰崖木佛共萧森。


寒钟不到疏林外,幽月空劳碧涧浔。


狱沉顽铁还馀气,爨后枯桐欲绝音。

何处堪逃乞食名,半龛残雪裹馀生。


莫愁壑浅云难卧,无那溪流水有声。


飞矢漫追孤鹤影,遗弦不作老龙鸣。

笔如岳立气如潮,远戍间关兴更饶。


既挟金兰同绝漠,又扶云水间空寥。


东山不独将棋至,白社何须蓄酒招。

山前大路久荒芜,况复连绵雨雪铺。


莫道有邻寒始见,长松顽石尽吾徒。

岁暮不知何处宿,深山雪底共围炉。


不因满眼儿孙好,那得孤身伴老夫。

不负崎岖路几千,歌声哭语雪中眠。


自言到此今经岁,一夕真当胜十年。

尘世青山隔几何,高人只可一来过。


不知老衲修何福,随意烟岚日夜多。

采将山菜山柴煮,更汲山泉彻底清。


野老自言年八十,年年食此不知名。

无如此地足幽栖,满眼苍青我亦迷。


何处老猿来觅得,又扶筇竹过桥西。

市迹才通便不清,深藏塞外不知名。


中原无限佳山水,杂沓人来亦世情。

千峰寂寂待知音,人世纷纭那许寻。


不是我来频寄迹,孤他泉壑万年心。

垂垂白发坐凄凄,尽日空山听鸟啼。


笑指岩松高百尺,入山时节与肩齐。

半掩柴关一径苔,山梨几树落堆堆。


老僧定起开眸看,疑是山猿拾果来。

何处非吾得志时,山麋野雀共嬉嬉。


独行率意还同阮,但到穷途泪不垂。

一双草履一边瓢,一卷残书伴寂寥。


莫道无枝枝未稳,从今更不羡鹪鹩。

山花历乱杂蒿莱,一度来寻一度开。


猿狖不曾离旧处,笑予频去又频回。

一宿僧堂即便行,主人留客客无情。


磬声只到山门止,一路猿啼共鸟鸣。

已过溪云几十重,忽闻林外一声钟。


欲寻人处无人问,满地纵横是虎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