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成败相寻岂有常,英雄最忌数悲伤。


芜蒌豆粥从来事,何恨邮亭坐箦床。

嵩高最高处,逸客偶登临。


回看日月影,正得天地心。


念此非常游,千载一披襟。

徘徊峻极寺,清意满烟霞。


好风从天来,吹落桂树花。


高高人物外,犹属梵王家。

巍巍八仙坛,上有三醉石。


怜此高阳徒,如乐华胥域。


憔悴泽边人,独醒良可惜。

岳顶见天池,神异安可度。


勿谓无波涛,云雷有时恶。


乘此澄清间,吾缨可以濯。

天门有灵泉,埃尘未尝至。


日月自高照,云霞亦辉庇。


惟抱夷齐心,饮之可无愧。

天门绝境游,熙然揖灏气。


下顾莽苍间,云雷走平地。


天威不远人,孰起欺天意。

但见岩前砧,谁闻月下杵。


金文与铁色,璨璨知千古。


试问捣衣仙,何如补天女。

窈窕玉女窗,想像玉女妆。


皎皎月为鉴,飘飘霓作裳。


莫学阳台梦,无端惑楚王。

白云随人来,翩翩疾如马。


洪崖与浮丘,襟袂安足把。


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

太室何森耸,少室欲飞动。


相对起云霞,恍如游仙梦。


何以宠此行,行歌降神颂。

传闻王子仙,涧边遗一骥。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嵩高发灵源,北望洛阳注。


清流引河汉,白气横云雾。


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拒。

却说袁术在淮南,地广粮多,又有孙策所质玉玺,遂思僭称帝号;大会群下议曰:“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
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效应天顺人,正位九五。
尔众人以为何如?”主簿阎象曰:“不可。

我贫君病未须颦,但可逍遥莫损神。


唤作马牛能便应,梦为鱼鸟定谁真。


白公不要全强健,荣叟偏矜老贱贫。

出山曾几时,桂露飒已秋。


兴来任两屐,散此默默忧。


岚光近仍灭,鸟语静忽流。

佩䚢趋跄政妙年,阶庭兰玉固天然。


人间百世皆由学,惟有读书如子贤。

佩鲽趋跄政妙年,阶庭兰玉固天然。


人间百艺皆由学,惟有读书知子贤。

净坊疏宠自吾君,盍有丰碑载策勋。


方见隳崖砻翠琰,忽惊落笔散彤云。


言言未索西山气,噩噩新摛左氏文。

开凿二千里,驰道直如弦。
怒江久称天险,挟石舞奔湍。
猿鸟势穷飞度,两角去天尺五,更有雀儿山。

昨日春雨好,莪叶青青小。
今日秋霜飞,青青尽枯槁。
秋霜春雨各有时,两丸东西宁少迟。
画桥栖息处,绕屋尽烟林。
向夕山雨歇,出门湖水深。
疏花含晚照,垂柳结春阴。
三十年前一小儿,木樨花下共题诗。
于今老大投寒碛,独向冰霜忆旧时。
岭徼亲知无复在,石头宾客更谁遗。
休嗟身世久相暌,且喜儿曹笑语齐。
鱼负断冰生暗浪,乌啼当户啄空泥。
平胡自昔陈三策,避乱还须付一犁。
水暖池塘荇藻浮,鸬鹚晒羽立滩头。
营巢喜鹊群相护,墐户阴虫尚自囚。
野雀入帘将子至,游蜂闻酒傍人求。
雨中街鼓不闻声,屡望东方尚未明。
此夜已知阳道长,频年难见泰阶平。
相逢父老忧加赋,欲遣儿曹出践更。
长安十丈马头尘,曾向朱门隐逸民。
岁月屡迁空有舌,风流凋谢若亡唇。
重阴尚远芳菲节,淑气先凭曲米春。
漫说东郊物候新,江城冬半已阳春。
旌旄合队争穿市,粉黛生香欲染人。
日暖游鱼蘋叶舞,烟藏语鸟柳条匀。
家家守岁共欢然,明日相过又问年。
金剪夜深犹缀彩,布衾春暖欲除绵。
儿童置祭酬诗稿,店舍携灯索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