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薄德从来总畏知,龙冈又有和来诗。


机关不解活龙弄,癖疾还如死马医。


大舜再逢难永诀,周公不梦觉吾衰。

学道宗儒难两全,湛然深许国华贤。


儒门已悟如心恕,道藏能穷象帝先。


似海词源涵万水,如鲸饮量吸长川。

重玄不惜说知君,又恐重添眼里尘。


临济喝中分主客,洞山言下辨君臣。


持铃普化摇空里,垂钓华亭没水滨。

箕裘家世忝先君,惭愧飘萧两鬓尘。


自古山河归圣主,从今廊庙弃愚臣。


常思卧隐云乡外,肯效行吟泽国滨。

去岁云川始见君,澄澄胸次净无尘。


山南第一圭璋士,冀北无双柱石臣。


万里云松斜谷外,千竿水竹渭河滨。

梅轩相别又三春,别后文章与日新。


不忿散材沾造化,好将幽隐入陶钧。


我游北海年垂老,君卧南阳志未申。

河源之边鸟鼠西,阴山千里号千溪。
倚云天险不易过,骕骦局蹙追风蹄。


签记长安五陵子,马似游龙车如水。

妙舞盘中尘不飞,采莲一曲绕梁悲。


慕素鲁蛮独当两,贯珠歌韵柳腰枝。

遏住行云不敢飞,一声还噎一声悲。


蛮儿深惬龙冈意,唱得香山杨柳枝。

侍中庵底春山色,裴老亭边秋水声。


修竹茂林真隐地,但期天下早休兵。

掀髯坐语闲临水,仰面徐行饱看山。


竹里忽闻春雪落,天教著我画图间。

艺逢知己敢相呈,几夜论文喜气生。


笔阵我甘三舍退,诗坛君使四筵惊。


公初倾盖冬将半,予拟乘轺岁欲更。

溪上青云覆短墙,杖藜谁共掇幽芳。


忽惊候馆梅花破,想见山斋竹叶香。


倦客鬓丝今点染,使君心事独韬藏。

异时畎亩不忘忧,避俗今犹若避仇。


直指威声曾震岳,封章义气欲横秋。


诗成故客知无敌,酒尽凭谁为起谋。

二纪风埃长作客,了知身世是蘧庐。


老来诗酒都无味,乱后交亲未肯疏。


曾见雄风追楚赋,尚堪雌霓读郊居。

元化首万类,圣学极几深。


有如亚圣贤,尚谨殆与淫。


浅见仅一斑,欢喜不自禁。

正群芳开遍,花簇簇,蕊稠稠。
看艳杏夭桃,蒸霞作糁,辊绣成球。
天然素肌仙质,对秾妆艳饰似含羞。

北窗高卧自清宁,烟雾衣裳云锦屏。


举世无知心自得,众人皆醉我何醒。


黄熊号野兵埃黑,白骨生苔鬼燐青。

尝记寻芳到习池,攀条频认去年枝。


晓穿曲径千林去,晚度危桥一木支。


不避春寒来得得,只缘人望故迟迟。

立马黄昏绕曲池,几回踏雪问南枝。


不应春到花犹未,定恐寒侵力不支。


陇上已惊传信晚,樽前只想弄妆迟。

文章仙伯记仇池,每想横斜竹外枝。


未放柔柯攒玉雪,稍看红蒂染燕支。


别来望远凭谁寄,老去寻春只恐迟。

天门东畔天涯远。
摧残豆蔻香痕浅。
懊恼不留行。

桃腮杏靥春风面。
车前马上曾相见。
蝉鬓退鸦黄。

雁老长云,鸦翻去日,断愁无力。
未了菟裘,苕山怨凝碧。
寒花鼓点,还解笑、庞眉书客。
霞姿雪艳映窗油,标格蓬山第一流。
佛慧不过文士业,神仙原是美人修。
卧披画鄣供清赏,坐伴炉薰懒出游。
牧龙天上几时还,因失仙龙五色斑。
暂谪南昌为隐吏,会归东观校蓬山。
高名久已闻江表,异气今犹出斗间。
画舟空作叶公看,岂少真龙见者难。
俄觌津南初出剑,翻惊溟北乍飞翰。
卷风雪浪须臾变,带雨云峰咫尺瞒。
人人眼见汗篇青,莫是人心有六经。
蚀尽蠹鱼犹未悟,坐来槁木也忘形。
金锟可刮无穷膜,草色交青未了庭。
梦草池塘千顷莲,红云楼阁游人船。
薰薰风日作夏供,病不须药花能痊。
朅来夔门念乡国,净友喜结西台缘。
人生常患如意稀,利名扰扰何足奇。
谁能如我惠连弟,有园有酒兼能诗。
种秫西畴都几斛,时见小童驰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