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来往三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


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


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反林泉。

卧闻禅老入南山,净扫清风五百间。


我与世疏宜独往,君缘诗好不容攀。


自知乐事年年减,难得高人日日闲。

净慈寺,周显德元年钱王ㄈ建,号慧日永明院,迎衢州道潜禅师居之。
潜尝欲向王求金铸十八阿罗汉,未白也。
王忽夜梦十八巨人随行。

每忆华林集,聊同月浦游。


童岩吐春霤,杜若起芳洲。


小凤栖桐树,朝霞引桂舟。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昨雨败重九,谓并败此行。


云师出小谲,垂晓偷放晴。


初愁落君后,我反先出城。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中秋月了又黄花,卯后新醅午后茶。


别没工夫谭不二,文殊休更问毗耶。

膏肓泉石痼烟霞,半世游山不著家。


老入蒲团三昧定,坐看穿膝长芦芽。

南北高峰旧往还,芒鞋踏遍两山间。


近来却被官身累,三过西湖不见山。

社友携诗访,怜予满面尘。


么么今出局,不是社中人。

和靖肘后诀,不曾埋土中。


烦师试寻看,寻得报衰翁。

参寥灯一点,不审是谁传。


晚识纲书记,元来在汝边。

丛林老宿川无准,不钓纤鳞钓大鱼。


抱佛脚多同学者,得吾髓有几人欤。


难呼兜率谈宗旨,且问狐山乞绪馀。

上方枝策记当年,仿佛天宫五日间。


老去新添唯白发,重来好在只青山。


已怜雪意催寒急,更遣泉声唤梦还。

拥刹芙蓉翠欲翔,拂云双练吐寒香。


十千乾闼婆天乐,五百阿罗汉道场。


未必应真超劫火,还因胜地属空王。

奎额昭回龙屈盘,入门已觉厌尘寰。


何当白发三千丈,来寄清风五百间。


帝子釜摇金潋滟,家人卦剔翠孱颜。

湖天晴色照楼船,酩酊桃花又隔年。


皂盖遍留三竺顶,青鞋时曳万松前。


尘埃司马裘空敝,海岱元龙榻尚悬。

抗手河梁二十年,谈心湖上一潸然。


乘风泛鹢离金界,冒雨观鱼向玉泉。


叶坠丹枫孤刹底,花馀黄菊断桥前。

春风晨驾木兰桡,十里平湖正落潮。


万壑霞光灵隐近,千峰晴色净慈遥。


参差玉佩萦朱陌,错落金钿照画桥。

寺后山,青巑岏,忽如憔悴忽又开容颜。
寺前滩,声潺湲,忽然枯涩忽又起波澜。


知为谁乎丑或妍,只在主者往与还。

远公陶陆成千古,谁复相从过虎溪。


西隐老师虽有约,北山俗驾似难齐。


诗来日午双瞳醒,句出天心万象低。

乌驱兔迫一衰翁,始信浮生总是空。


拈掇琴书终日事,依栖梅竹百年丛。


无官不用忧三黜,安分何劳送五穷。

自恨当年许嫁轻,临歧悲哽不能声。


痛肠恃酒翻多病,险道登天仅得晴。


女欲有家生世事,谁知与父别时情。

三月第三日,又来游梵林。


醉言惊俗耳,贫趣契僧心。


犬吠落红外,鸟啼空翠阴。

衰年少出门,信步过冬暄。


黄叶问梅路,青烟芟麦村。


危时一自适,造物万相□。

有客肯寻僧,新吟渍剡藤。


交情自秋月,浮世看春冰。


犹顾慈云榻,相期元夜镫。

冒寒畦菜青黄色,意到春风才一息。


踏雪山僧折简来,不学渡江携履只。


我方开樽酒如泉,浩然得味无中边。

口边白醭公家事,坐上清狂我辈真。


会乞一闲归故隐,定因能赋结高人。

来访秋花本为诗,酒杯徵逐负幽期。


山中句出明书记,还了清邀一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