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腊月九日暖寒客,卯时十分空腹杯。


玄晏舞狂乌帽落,蓝田醉倒玉山颓。


貌偷花色老暂去,歌蹋柳枝春闇来。

荣丑穷通祇偶然,未妨闲共耸吟肩。


君能触处真齐物,我亦平生不怨天。

先生留落岁时多,气涌如山不易磨。


却学幽人陶靖节,正缘三径起弦歌。

扬舲瓜步背瓜洲,底处孤亭是玉钩。


蜡烛有心啼别夜,布帆无恙到南州。


黄华嘉节与何事,白发故人分取愁。

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


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


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

身病多时又客居,满城亲旧尽相疏。


可怜绛县刘明府,犹解频频寄远书。

城隅劳心处,雪后岁芳开。


山映千花出,泉经万井来。


翔鸾欲下舞,上客且留杯。

浮邱成一梦,如此哭斯人。


宇宙真如醉,风霆若有神。


涅槃空万劫,悬解总微尘。

不奈滴檐声,风回昨夜晴。


一阶春草碧,几片落花轻。


知分贫堪乐,无营梦亦清。

不惜京华谒选迟,吴门先去访人师。


乘闲更作神明宰,学道偏宜孝友姿。


纱帐高堂双寿母,羽林前代一孤儿。

山水连阳美,楼名画不如。


君为清惠令,日著治安书。


上白畲田米,纯红峡口鱼。

别远心常记,书归亦到吾。


离家非失计,有子已为儒。


海浅编鱼扈,人清养鹤雏。

洛阳才子见长沙,自识中丹鬓未华。


文武才全皆不试,丹青笔妙更谁加。


老杉列在堂皇上,小景将归学士家。

从此苍苔上,知难免屐痕。


竹风频扫榻,松月静开门。


要识宾中主,须寻郭外村。

寒食东风郭外烟,仙郎归去罢鸣弦。


三梁素冕辞双阙,五色黄麻下九天。


读礼更吹藜杖火,诵诗曾废蓼莪篇。

识面长淮记苦吟,黄金台馆独登临。


当年飞舄过严濑,此日鸣琴坐武林。


南斗夜光雄剑合,西湖春色画樯深。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八月秋风吹帝京,剑歌杯酒送君行。


烽传九塞愁中报,云隔三吴望里情。


江路回连秣陵树,海帆飞度永嘉城。

君不见召翁卿,当年抚字著贤声。
躬劝耕桑循陇亩,留得人传召父名。


又不见杜公君,从来绩誉比前闻。

仙令才名藉豫章,栽花能自胜河阳。


邑饶耕凿淳风古,户有弦歌化日长。


百里上游推保障,三山驰誉遍循良。

海曲多名流,艺苑各驰骛。


仆仆一黄生,汪汪亦叔度。


五岳慕奇观,三都等作赋。

秋色侵肌骨,还将鬓色侵。
自来难会宿,安得废清吟。
竹露滋丛菊,邻钟觉曙禽。
一生嫌世俗,不向市中居。
既是未攀桂,却堪同钓鱼。
疾除禅老药,诗答野人书。
明哲良罕遇,遇君辄思齐。
挺生著天爵,自可析人圭。
河洛初沸腾,方期扫虹霓。
铃斋清话未更端,一扫禅林景趣完。
缥缈已装新殿塔,萦纡仍引外峰峦。
冷风有意生空阔,密雪无声下广寒。
以诗博画虽不费,要秋得冬如未完。
恍疑霰雪满天地,惨若暮气迷峰峦。
夜堂高张醉魂醒,暑馆偶窥吟魄寒。
龟趺螭首势嵬然,轻重由来在所镌。
名削奸臣磨伪说,像迁居士记真诠。
精文本自精诚出,妙手幡因妙相传。
二年为郡乐邗坡,喜遇丰年万物和。
政拙未能观水薤,气衰时复咏烟萝。
朱方亭下归心速,扬子桥边别泪多。
久污朝宠老非宜,禄厚躬闲不尔亏。
优诏还令使真室,特恩仍免觐京师。
力疲都是垂头马,志适何殊曳尾龟。
幽居邻有万窠松,坐见京江四面峰。
形若橛株随倚徙,愁如顽矿渐销镕。
尚纡轩冕心颜厚,但觉林泉兴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