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佳园寂无人,满地梅花香。


闲来曳拄杖,腊月日已长。


朱桥架江面,栏影摇波光。

春荣忽已衰,夏叶换初秀。


披荒得深蹊,扫绿荫清昼。


万竿交已耸,千亩蔚何富。

湿垫缘竹径,寥落护岸冰。


偶然沽市酒,不越四五升。


诗客爱时景,道人话升腾。

群盗挽弓江簸船,丹青当在普通前。


谁能与作赤挽板,老笔犹堪寿百年。

人间犹有展生笔,佛事苍茫烟景寒。


常恐花飞蝴蝶散,明窗一日百回看。

雨露低蘋沼,芝兰上桂林。


鱼轩帘蹙绣,鸾纸诰涂金。


死者夫何恨,归欤乃宿心。

夫人自七十,有母尚期颐。


不遣千山讣,犹应一病迟。


孝留天下口,身立女中师。

绝壑云浮冉冉,层岩日隐重重。


释子岩中宴坐,行人雪里迷踪。

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


虽从合祔礼,似欠悼亡诗。


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

古昔尊年德,今谁问孝廉。


空烦推毂荐,不合相轮尖。


郕叟行歌乐,台卿自志谦。

日暖孤台迥,露浓幽径微。


茅斋举白饮,沙溆踏青归。


照水清满眼,穿林香湿衣。

乍三清鹤降,万里云收,昊天空翠。
玉磬琅琅,动乾坤声锐。
尽日修斋,虚堂设醮,庆大仙恩惠。

鸟鸣于柏,鸟号于荆。


徘徊以躅,立闻其声。


相彼羽族,矧伊人情。

草堂闻出碧鸡西,一色桃花去路迷。


有眼固应元自白,无腰略可为人低。


池塘看浴双凫雨,帘幕时衔燕子泥。

丞相昔游泰山顶,天风浩浩春昼永。


玉检微茫不可求,但觉灵霞熟丹鼎。


白日人间如水流,前代衣冠成古丘。

小立真忘世,栖迟荒径苔。


岚光压新柳,莺语及残梅。


二月春犹静,微阳晚暂开。

竹树深深地,天留听雨声。


山藏馀塔淡,阴迥逼花明。


点滴无春思,飘摇损客情。

淡澍青冥里,湖山正寂然。


十年藏我梦,孤影入钟天。


步冷溪桥旧,心苏钓石前。

双藤本同根,长大附高树。
树倒何所依,不离树根土。


刘家好姊妺,嫁作儒家妇。

卿是昭平抑富川,绿珠乡里总婵娟。


未生雏凤仙难学,曾与兰葩帝自怜。


载向南京几万里,携来西粤又三年。

风俗河鲀重,秋来味更和。


大罾渔父少,生钓野人多。


白露家家酒,咸潮处处禾。

罢钓归来处,榕边系小舠。


龙过云气乱,鱼上海声高。


水屋栖能稳,渔书著未劳。

督人池馆好,门外即扶胥。


尽日惟烟水,无人只老渔。


蟹多霜降后,鱼上水生初。

常时易处变时难,掬育孤儿纺织间。


向使相欢得偕老,贞名未必满人寰。

谢庭看朔菊,楚客醉燕邦。


琼树元相对,金花亦自双。


霜云阴夕院,灯火灿秋窗。

鹭浴鱼跳在镜屏,摇青浮碧太鲜明。


墙东种得阴成幄,隔叶看来却有情。

凉叶翻翻不受尘,芒鞋藤杖及清晨。


开帘小放前溪入,澄绿光中独岸巾。

脱难旋疆里,行歌入宋中。


阴阳双转毂,天地一飞蓬。


忆昨遭拘絷,悲伤途路穷。

暧暧寒城曙,绵绵野径纡。


初阳升古戊,白露静园芜。


款客琴尊并,开堂松树孤。

度阡穿乱冢,倒眼旧过园。


斥废留枯树,追攀倚断垣。


池鱼吞石气,篱犬吠诗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