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墨入红丝点漆浓,闲将倦笔写秋容。


雨声已断时闻滴,云气将归别起峰。


斜日半穿临水竹,好风遥送隔城钟。

两月涔涔雨不休,今年春尽尚重裘。


水深草茂群蛙怒,日出风和宿麦秋。


陂坏堤防谁与筑,市遥盐酪绝难求。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


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


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

楸花楝花照眼明,幽人浴罢葛衣轻。


燕低去地不盈尺,鹊喜傍檐时数声。


对弈轩窗消永昼,晒丝院落喜新晴。

三十馀年此结庐,客来不用笑迂疏。


前身已预兰亭会,老眼曾窥禹穴书。


浮瓮社醅香出屋,登场秋稼穗盈车。

晓来一雨洗尘痕,浓绿阴阴可一园。


燕子声中寂无事,独穿苔径出篱门。

梅雨忽已过,松风来飒然。


吟多锦囊富,影瘦角巾偏。


客祝加餐饭,儿忧少睡眠。

羁游那复恨,奇观有南溟。


浪蹴半空白,天浮无尽青。


吐吞交日月,澒洞战雷霆。

松竹阴寒分外苍,芭蕉花湿梦中香。


抽身朱墨尘埃里,入眼山林气味长。


今日更无秋热去,晓晴犹带雨馀凉。

痴雨歇檐滴,顽云开日华。


穴垣惊暗笋,抢地惜幽花。


市隐静于野,客居闲似家。

一望青山辄解颜,况临高阁对层山。


长空独任云舒卷,故国虚凭梦往还。


烟火万家新雨霁,桑麻千里捷书闲。

岁律忽晼晚,我生感行休。


雨馀秋气清,策杖成独游。


苍苍松桂合,中有清浅流。

南国久为思,西都尝作宾。


云开天地色,日照山河春。


善听在知己,扬光唯达人。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


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君子耸高驾,英声邈今昔。

积阴为患恐沈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得雨虽迟也胜无,东皋预计麦苗苏。


青天转粟趋行在,黄海传烽迫上都。


已叹鳌翻难立极,岂容龙醒更遗珠。

忍把乾坤付醉乡,登楼休负好秋光。


黄龙约改清钟酒,白雁声催故国霜。


老树半凋开远目,菊花无恙展重阳。

蝶梦惊回听残雨,鸟声唤起欣初晴。


梵宫烟火带馀湿,黉舍几席生微清。


披衣登阁忽四顾,顿觉远目增双明。

霁景明如练,繁英杏正芳。


姮娥应有语,悔共雪争光。

将军西第近,曳履暮追游。


不夜开瑶圃,先春宴玉楼。


月窥庭树上,云逐剑花流。

好鸟初耕。
坐老啼莺。
桑鸠唤妇晚窗明。

雨后见云山,家林恨未还。


人生何自苦,身老定谁闲。


溶泄平输处,纵横罗列间。

五云缭绕傍军城,只为元戎护启行。


若雾摇旌氛欲净,非烟拂盖雨初晴。


金枝乍冷苍梧野,玉马新屯细柳营。

已通消息变垂杨,又忍须臾困海棠。


雪意疏时风自恶,云根好处日争光。


威严冷到汉三辅,艳冶春归唐六郎。

燕山晴色照城闉,柳市南头问葛巾。


家自传经韩太傅,酒今留客汉陈遵。


晬盘金印欢方剧,舞袖犀钱醉莫嗔。

逗晚邻钟忽报晴,已
日转西轩小雾开,羲皇高兴伴风来。
层云气润犹蒸础,残电光微不应雷。
曲沼清浑鱼对跃,暮帘明灭燕双回。
居贫展不易,绝粮诚苦辛。
陶生困浔阳,孔子饥在陈。
丰年恒无岁,况复遘灾迍。
鹏鹪虽殊分,所飨各有涯。
天道无凉厚,人事自盈虚。
盗蹠宜满堂,曾颜宁得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