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


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

日日邅途处处诗,书生活计绝堪悲。


江云垂地滩风急,一似前年上硖时。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


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


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剖竹向西蜀,岷峨眇天涯。


空深北阙恋,岂惮南路赊。


前日登七盘,旷然见三巴。

绣衣使者凛霜威,方丈仙人旧羽仪。

别去十年真一梦,书来万里寄相思。

如何绿石涵风面,化作青铜溜雨枝。

兹轩最洒落,历历种琅玕。


正昼簿书稀,萧萧风雨寒。


翠阴凉宴坐,疏韵承清欢。

幽蹊入桃李,危栈蟠林麓。


行行忽虚敞,高斋出山腹。


园圃近指掌,郊郭纷盈目。

华堂选形胜,地直巽之隅。


主人心洁齐,公闲此燕居。


西来故乡客,东过朝大夫。

凛然凌霜色,本自生丘壑。


徙之君子庭,栽培固不薄。


静夜声飂飂,清昼阴漠漠。

朝阳升东隅,照此庭下桐。


菶菶复萋萋,居然古人风。


疏柯青玉耸,密叶翠羽蒙。

列驺传鬨避轺车,天角横参帐饮馀。


即日前驱催负弩,几旬论报罢移书。


赐山故冶流钱外,烧栈新邮转粟初。

蜀天寒破让芳晨,雪花霞跗次第新。


解把清香与行路,教人长忆故园春。

嘉陵源出本朝宗,地险无因直赴东。


从此逆流归顺去,恬波遥与峡江通。

云栈遥遥马不前,风吹红树带青烟。


城因兵破悭歌舞,民为官差失井田。


岩谷搜罗追猎户,江湖刻剥及渔船。

两岸骚骚麦尾黄,茅檐半瓦荫垂杨。


牧儿吹笛随归犊,浅草平沙暝色苍。

十里迎春水面开,橹声不动柁声催。


春山转处疑江尽,白鸟迎人曲折来。

重岩载看美,分塔起层标。


蜀守经涂处,巴人作礼朝。


地疑三界出,空是六尘销。

至元丁丑冬,分覈东川趍。
中台二妙霍与张,适与会遇成同途。


朝行长林夜守更,语话情切忘崎岖。

乙未临轩赐敕头,左班詹监右君侯。


两翁今止一翁健,万里去为千里州。


不向殿岩提虎士,亦应帷幄运鸿筹。

十年相见鬓成丝,燕柳偏逢谪宦时。


江汉九歌谁忍听,风波一失尔何之。


巴山月落啼猿急,蜀栈云深去马迟。

古嵩山下一城安,井落参差画里看。
黎庶几年占得岁,朱幡此日快凭阑。
才名岂必惭诸子,忠信由来重百蛮。
几载星轺惠汉关,埴培寿脉一分宽。
数丝鹤鬓因民白,一片鸥心为国丹。
绿野高风虽独慕,黄花晚节正争看。
天禀银河一派清,蔼然中外播休声。
金城方略今充国,斜谷规模旧孔明。
屈久辔丝勤使指,再须班笋著宗英。
足迹初来剑北州,试登危栈瞰江流。
万山西接地穷处,一水东归天尽头。
欲访殽函无健马,相忘楚汉付轻鸥。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
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
一段太清境,谁幻出阶坳。
不知身住何处,爽气逼霜袍。
但见人间一样,似夜又还非夜,栖鸟不安巢。
何用朝朝夜夜钟,一拳打透彻虚空。
诗僧不见禅僧老,月自西沉江自东。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
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
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
瑶光无事学三乘,寿邸何曾冀上升。
毕竟仙家输佛力,乾陵犹得望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