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俗情向者未全忘,洗以萦帘一缕香。


得失故应常浩浩,是非正可付苍苍。


残蝉不断知秋近,双燕归来伴昼长。

劳农会稽宅,息驾丹元乡。


丹元不可见,翠壁空云房。


是时中春月,暄风发新阳。

鹿门在何许?君今鹿门去。
千载庞德公,犹存栖隐处。


洁身匪乱伦,其次乃避地。

浚流须有源,植木须有根。


根源未浚植,枝派宁先蕃?


谓胜通夕话,义利分毫间。


至理匪外得,譬犹镜本明。

之子将去远,雪夜来相寻。
秉烛耿无寐,怜此岁寒心。


岁寒岂徒尔,何以赠远行?圣路塞已久,千载无复寻。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蹔起。

平芜尽处即沧溟,身寄区中等一萍。


种杞菊翁犹老健,插茱萸伴半凋零。


去年敕设尘飞鞚,今日村酤草塞瓶。

南逾梅岭北冰天,跋涉艰危□□怜。


颇赖青州从事力,□过绛县老人年。


稍同气臭能□□,□□□□□□□。

忆在劳劳亭上别,吴江三落丹枫。
洞庭西望水连空。
共谁过赤壁,高唱大江东。

白衣留却别大颠,玉带输将还野禅。
两人可一不可再,古今浩浩争流传。


何如珠江郑太史,早向儒门契宗旨。

碧山高榻卧清风,几许音书渺未通。


旧日绨袍仍恋恋,百年尘路苦匆匆。


华轩滥处真惭鹤,世网难羁独羡鸿。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
棹飞穿碎金电,翻动水精宫。
横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须一斗,知费几青铜。

仙山灵沼五城西,晓日花光照彩霓。


露濯冰蚕铺瑞锦,风吹水麝拆香脐。


芳葩散采添蜂蜜,红片狂飘杂燕泥。

秋露满园桑叶飞,远烦江上问柴扉。


青山古道独行晚,白发故人相见稀。


细雨高原禾黍熟,斜阳疏树橘橙肥。

一上南船独怆神,感君留宿见情亲。


城头桃李春愁客,水上星河夜近人。


自古文章关气运,只今道路昧风尘。

丈夫平生何所求,百年与世同沈浮。
枕上一思动万里,黄金容易齐山丘。


君家父子继刘向,时振藻思多冥搜。

六月期幽赏,银塘有芰荷。


诗从年老健,情到别时多。


夜湿草间露,秋横天上河。

灯火相亲几夜阑,点金愧我乏灵丹。
梅花初霁枝头雪,桂棹同翻海上澜。
打约蚤登周世岸,分携当记老龙滩。
青青城畔柳条新,折向河桥赠远人。
行部霜飞三辅肃,归朝花发五陵春。
亦知枌社情偏系,可奈桑林念转频。
圣人初政日方升,独立台端仗老成。
一道歌谣听不尽,须知四海望升平。
袨服奇装巧日增,百金财可一缣成。
苇帘布缘黄絁被,时为封章达圣明。
亩税丁庸自祖宗,巧名新意日重重。
归班第一章封奏,民力东南久已穷。
百年天下是金瓯,根柢东南此四州。
同日震惊非小异,使君何以慰宸忧。
十载青云逐后尘,冰霜此日见阳春。
书生别有迂谈在,拟托阳关赠故人。
黄叶柴门忆驻鞍,瓜期屈指又秋残。
玉尊不及沙头饯,明月长留海上寒。
少傅优游绿野春,郎君连步上青云。
螭㘭簪笔瞻天近,戎幕依莲惜雁分。
庆历朝廷方偃武,琅琊子弟并能文。
萧寺同游五十年,京华一笑两茫然。
流光如此可复几,朋辈到今谁更贤。
旧业斋房闻再整,新祠蘋藻亦粗涓。
宦途南北叹蓬萍,一笑翻令别恨生。
三十年来托深契,四千人里愧虚名。
每从朱邸开鱼素,如在红帘听鹿鸣。
二十交游六十过,细翻往事竟如何。
中原旧友都非昔,天下才人本不多。
夜雨馀寒惟浊酒,春深得计有烟蓑。
上座闻僧凤,高文景誓莲。
体宗由得性,超果任穷年。
鹦鹉三千众,芙蕖十八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