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鲁人呼东家,陈蔡不火食。


当时虽高第,往往亦愠色。


孰知梦奠后,庙祀亘无极。

湖山清绝多佳士,暇日壶觞得共携。


堂上合成前后客,诗中分得建除题。


不容闰位参卿月,坐觉巫山在霅溪。

奔走方嗟力不任,得公一杖直千金。


竹能有面如人面,人亦虚心似竹心。


渡水只愁龙欲化,入山应与凤联吟。

私心克尽道方大,胜己与游名始成。


物我太深谁氏子,却将己胜易山名。

一家天下裂三都,忠愤填胸出阵图。


千载相知惟白水,此心元不为吞吴。

老臣苦欲争天下,嗣子何曾思蜀中。


古屋数椽犹庙食,伤心地近永安宫。

少陵别业古东屯,一饭遗忠畎亩存。


我辈月叨官九斗,须知粒粒是君恩。

赤甲城连白帝城,子阳曾向此屯兵。


区区板筑徒劳耳,尚赤由来是汉营。

蜀中盐井知多少,功利端能与海分。


尚使此山真可煮,商功计利更纷纷。

白帝祠前石笋三,根连滟滪立相参。


不知此石能言否,往事应同老柏谈。

三峡堂中看倒流,沉舟侧畔过千舟。


世途险更胜三峡,多少人怀积羽忧。

柱国杨家二世亡,越公遗迹独绵长。


不能牢固隋基业,枉费精神在一堂。

火德重兴六合同,金行数止一星终。


鼎分虽愧刘玄德,面缚肯为安乐公。

水涨瞿唐势更危,舟人贪进只嫌迟。


天将此石垂深戒,看取形如象马时。

七日重来白帝城,劳生远宦厌将迎。


瞿唐莫下今宜下,兴逐渔舟一叶轻。

东山一到一沾巾,记得先人昔念亲。


强把兹亭号如在,松悲柏惨见无因。

贾公名德重吾乡,慈母难兄窆此岗。


手种松楸及因果,青山流水共高长。

飞凤吹归思竹实,蟠龙高卧恋山泉。


吾家松槚今三世,僧舍钟鱼已百年。

纶竿临井重欷歔,诚感幽潜遂获鱼。


解道随钩得玄鲫,秘书好句实堪书。

源泉高似银河落,石井泓然鼎足分。


闻说井中鱼已化,定从三级上青云。

九日登临涧水滨,荡中征雁亦来宾。


如今雁至应相感,不见名潭旧主人。

岭头寒涧远无声,夜静风恬忽自鸣。


山水有灵人不识,老农常用卜阴晴。

兹潭谁主复谁宾,清世宁容有隐沦。


独我山林养衰病,不妨来作主潭人。

飞瀑来从小雁荡,灵源颇类大龙湫。


矩罗尊者不须占,乞与山翁取次游。

水晶银线满湖中,遥与吴江气象同。


我辈他年厌游宦,思归应不待秋风。

渔樵欸乃日相呼,舟楫生涯在画图。


我与渔樵同隐逸,不须乞作自家湖。

北望吾庐山最好,南通萧寺境逾幽。


白云夜向原中宿,几度随人过岭头。

归雁行飞集涧阿,不贪江海稻粱多。


峰头一荡虽然小,饮啄犹堪避网罗。

皇恩西被复东渐,四海苍生尽仰瞻。


畎亩微臣尤戴宋,结庐长向此峰尖。

闹处身宜及早抽,山林迟我挂冠游。


不须花里寻腰带,且向田间置幞头。